姓五行属什么?

胥吉胥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贴一段《说文》关于“五行”的解释 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也。 从屮(chè)省。屮,草木初生。凡木之属皆从木。 火,炎上也。象人之相炙也。 从丿。丿,乱发也,像形。凡火之属皆从火。 金,從革也。象金之形。金色白,象秋时之金在万物收获之下。 从金字。 水,象流波。 凡水之属皆从水。 土,地平载万物。 象地之形。从士。士,事也。别事而责之矣。凡土之属皆从土。 其实这段解释是很含糊的,比如“木”下面为什么要少一画,“火”“金”“水”为什么都强调形状而不强调颜色等等。但是大致的意思还是能够理解的,这里不再详述。 我们知道古人在造字的时候大多是有一定含义的,这个“五行”也不例外。

按照《说文》的说法就是“木”是冒地而出,所以居于东方;“火”是人互相烤火,所以是炎炎之火居南方;“金”是金属可以锻造,所以在西方;“水”是水流的形态是在大地之间流动的,所以居于北方。那为什么木又代表东方呢?火又代表夏季呢?

其实这些古人早就想到了,你看他们的原话是这样的 “木者春起萌,冬伏藏,象物根荄茎叶而已。故东方谓之木” “火,阳之气也。阴消阳长之时,则万物皆茂” 所以所谓“行”并不是走的意思,而是“现象演变”、“运动变化”,这就是所谓的“五行的行”了。这里的顺序也不是随意排列的,也是有道理的。 而且有意思的是古人把季节的顺序也是倒过来的,他们觉得春天应该是由冬季走过来的,所以叫“行春”。 而现在我们把四季顺序叫作“春夏秋冬”估计也就是受到我国地理位置的影响吧。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这个问题“姓是什么”的问题。

我们先来看看《广韵·梗摄·上声三等》的释音部分是怎么说的 在上述这段话里我们能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对“五行为姓”的解释中只给出了“五行”的含义却没有给出它们的具体名字和方位,那么古人又是怎么处理这种问题的呢? 答案是:“随类赋象” 我给大家举几个小例子。

先说一个简单的,比如说《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记载的一个故事: 晋公子重耳出奔在外十九年,晋国大臣想立晋怀公为君。重耳的随从介子推不想让重耳回来,就偷偷的带着重耳逃到了秦国。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即位成为晋文公,封赏了大臣并寻找当初和自己一同逃跑的人。介子推不肯接受封赏,还背井离乡来到了绵山隐居起来。晋文公无奈只好放火烧山逼他出来。结果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也没看见介子推的影子。晋文公很是不解,就在火灭之后前去查看,发现介子推已经抱着一棵树被烧死了。晋文公悲痛万分,便让人把介子推和那棵大树一起火化,没想到竟然得到一块肉。这块肉被切成薄片摆在案板上,形状却变成了人的形状。于是人们就把这肉称之为“割股疗饥”或者“弃官守节”的肉。为了纪念介子推的功绩,晋文公把这一天定为寒食节,规定这天不能生火做饭只能吃事先准备好的食物。

我们再来看一看《史记·卷四十九·外戚世家第九》中的这个故事: 汉文帝的母后薄太后的父亲早亡,母亲改嫁刘氏。后来薄太后的父亲刘清的弟弟看上了薄家,想要娶她做妻子。但薄太后那时才十岁,而且长得也很丑,所以就以“年幼不堪伺候公婆”为由拒绝了这门亲事。她的继父见此情况也就没有勉强她。

这两个人虽然都没有具体的姓名和方位,但却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并且符合各自的五行属性。

优质答主

个人认为,姓的五行属性是形意拳的阴阳五行体系中的一部分,与命造关系不大,因为名字是在出生后由家长定的,不能直接用于预测。 古人把姓氏也称为“名”,如《礼记·檀弓下》:“丧有疾。有故,毁不灭性;礼以时祭。名,莫如正字。”(郑玄注)。

古代人姓名合一,所以古书上有许多记载的名字就是姓,比如:周昭王姬瑕、鲁国公孔子等,当然还有一些上古时期记载不全,但是后世考证出姓氏相同的情况不少。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