驷字五行属什么?
四,甲骨文像两只脚并排的样子;金文的“四”由两匹站立的马组成;小篆变成上下结构,上面是“早”字,下面是“一”;楷书中变为“四方”的“四面八方”的四了。因此,“四”是象形字,本义就是指两个脚并列站着的两个人。 古代用“四”表示“四个”的意思。如《诗经·齐风·猗嗟》中就有“既同复畴(踌)”的句子,就是既见四个又数四个的意思。
汉代以后,人们把量词“个”“只”也写作“四”,所以现代汉语还以“四”来称量“一个”“一只”等,如“四口之家”(两口是指夫妻俩)、“四蹄生风"(形容马跑得快)。
那么为何不用“五”“六”而要用“四”呢?这恐怕是因为古人对“四”比较熟悉和了解,而“五”“六”则显得有些抽象吧。 四,后来也被假借为数目字。如《论语·颜渊篇》中的“四海之内皆兄弟焉”之“四”指的就是第四个,而不是四个,只是因“四海”是用来比喻“天下”的,而古人认为天下很大,所以这里的“四”就不再是“两人”而是用来表示虚数的“四极天地”之意了。
现在一般认为这个“四”读作sì(四),但是清代的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指出应读作sí(司)(相当于现在的西),原因是古时的“四”与“司”通用,如《左传•宣公三年》中有“王乃使工祝祷于神”之句,这里的“四”也应读作“司”音。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古代的“四”既可读作sì又可读作sī,但现在多读前者而不读后者。 “驷”字的读音也是同理。
首先我们来看“驷”字的字形演变: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先秦时期的“驷”字是由三匹马或四匹马组成的,到了秦代就变成了两匹马拉的战车了,可见“驷”在古代是作为马车的量的单位存在的。 《说文解字》中有这样的记载:“车驷,一车四马也”,也就是说“驷”指的是一辆车上的四匹马,引申之后就成了“四”的意思。
根据史书上记载得知,周朝时每乘战车有战车16人、4马,春秋战国时的一乘战车约为250人,可见古时一辆车的马匹是相当多的。 由此可知,今天的“驷”虽然还保留着原意,但已不再是一辆车了,它的本义也就是指四。至于为什么保留下来而且一直沿用至今,大概是因为它是一个数量单位的缘故吧!
以上是我的拙见,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