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有何含义?
先贤们把宇宙万物分为五大类,即金、木、水、火、土,每一类用一个符号来表示。这就是“五行”。 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人民对于世界由来的一种理解。它以五为基本数,以行为基本概念,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遵循着相生相克的关系而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 相生就是相互滋生,相互促进。相克就是相互制约,相互肃杀。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除了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之外,我们还常听到“五行俱全”或“五行缺某某行”的说法,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根据五行理论来说明某种事情或是某个人的命运,比如一个人命里缺木,便建议他多接触草木,少接触金铁之物等。
其实,这里所说的五行,并不是指天地间的五行元素,而是指五脏之气。 “五行俱全”是指一个人的五脏非常健全,没有什么缺陷。这样的人身体一般来说也非常健康。 而“五行缺某某行”则是指一个人的脏腑有某一方面的不足,比如说缺木,就意味着肝胆功能比较弱。 所以,“五行缺某某行”更多的是一种比喻,说明身体的某方面功能有所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