壅五行属什么?
《广韵》云,壅,壅塞也。亦作雝、雝塞;又通作雍。 《集韵》引《说文·宀部》,曰:“雝,屋皃。” 清·段玉裁注曰:“《礼记·檀弓下》,‘君薨,百官总巳至,子南面坐,执杖’。孙毓按:此言君薨,百官总己而至者,如屋之有蔽盖也。故《月令》,冬行壅阏之道,郑元注以土居中央,比于日月,喻君体安如屋也。《诗·鄘风·定之方中》,‘穹窒熏鼠’。毛传谓:‘窒,塞也。’‘穹窒’,谓室穹隆而塞也。郑笺以‘其形穹隆’,谓屋也。是则‘壅’之为字,本以象屋,故有壅塞、雍塞、雝塞之称。”
段氏所引郑元注,见《周礼·春官宗伯·小胥》“凡有道之士,在郊野处者不奏”,郑玄注:“郊,京师之外。此言有道之士,在外不奏者,谓若今时斋侯之属,居山泽,不通朝觐者也。” 小胥掌十五弦之一的“笙”,并掌“大音之官”。 大司乐掌教国子“舞《乾舞》、《坤舞》,乃教六佾之舞”。(《周礼·地官·大司乐》) “佾”指跳舞的行列,“六佾”即六列。
古之乐舞,行伍常以六为倍数,如八佾、六十四佾等。 六佾之舞,是舞队分成六个行列,还是每佾仅六人,诸家说法不一。 贾公彦疏引孔颖达意,谓“六佾之舞,乃是六人也。” 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卷七,“佾读作邑。邑者,界也。……四尺曰佾,谓四步为界也。六佾,十二步,自内以及外也。八佾,十六步,外而返内也。”
据此,六佾之舞应是六个人,两两相对起舞。 这六人每人手中均持一种道具,《书·禹贡》载冀州贡品有“旄、牛、旃”,孔安国传:“旄,旄牛尾。”“旃,赤缯。”“两人则一,执其一也。” 《周礼》载,大司乐教的“干戚之舞”,“舞干”,郑玄注:“舞,蹈也;干,楯也。手持干,足容拳,随乐舞蹈而左右之。”
“舞羽”,郑玄注:“舞,飞举也;羽,籥也。手持羽,散置膝上,随乐而舞,手舞之,足荡之。”——这显然是古人模拟两种鸟的飞翔状而进行的游戏或祭祀。——“振翮、奋翼、鼓翅、翻飞……”似乎都能找到些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