啞五行属什么?
“哑”的繁体字是“啞”,左右结构。左边的“言”旁提示了它的属性——文字系统中的“言字部”;右边的“亚”指事字(在古文字中,象形字和指事字都不表音),指示发音时不发声的情况——“哑巴”、“沉默”。整个字表示“不发声”的意思。
金文“啞”字形变化比较大,但是意思还是能看得懂。小篆开始,字形越来越接近现代方块汉字,但左侧的“言”仍较为特殊:横折弯钩的笔画变成短竖,并且向上突出。楷书继承小篆,只是将左边“言”中间一画改成了“折”,“啞”的字形就此固定下来。 古代汉语中,“啞”可以单独成词,也可以跟其他词组成短语。
《诗经·邶风·静女》中有句“俟我于城隅兮,洵訏且乐。既见君子,云何其啞也?”其中“啞”作动词用,相当于“发”“说”。这句意思是:他在城角等着我啊,那里确实很快乐。已经见到了你,怎么不发一言呢? 汉朝王充《论衡·量知》中提到:“夫聋者之喑,瘖者之声哑……虽不得听视,然而语言无二,同谓之智。”这里的“声哑”就是“哑巴”的意思。
唐宋时期的小说中经常出现“哑”或者“哑巴”这个词。比如唐传奇《柳毅传书》:“左指右指,却早把个哑子抛来。”又如宋代话本《快嘴李翠莲记》:“我手牵牛儿,口里唱歌,一径直走到你家门首。你道我说话声音尖利,教我学做哑巴。”这两个例句中的“哑”都作名词,指“哑巴”。
古代的汉语书中,还有“啞鴝”这个词。《集韵》标注“啞鴝,瘖鴝,音哑。”《玉篇·言部》亦载:“啞鴝,不言也。”也就是说“啞鴝”就等于“啞”。明代赵弼所著的《奇谭》中也用到这个字:“幼即聋啞。”可见这是个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