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五行属性是什么?
《礼记·檀弓下》“孝子不称其所养”孔颖达疏引孙炎曰 :“名,诸夏谓之姓,氏,诸楚谓之姓。” 又《礼记·曲礼上》注郑玄:“姓,人之所生也;氏,姓之所出也。” 可见姓氏的起源与男女两性生殖有关,姓明性别,氏别种族;而忠字从中(土)从仲,本义即表示土地之中(中部)生长的事物。古人以土、中、仲为姓氏者很多,如春秋时齐国有公孙氏和鲍氏,晋国有公季氏,鲁国有高卢氏等。战国以后,地名作为姓氏的很多,如西汉时的章邯、邓禹、王陵,东汉时的袁术、袁绍,南北朝时的萧道成、侯景,唐朝时的柳宗元都是。可见忠字的本义当与土地、植物有关。
那么这种含义是怎么变成今天这个意思的呢?恐怕还得从西周诸侯国君的称呼说起。周天子对诸侯国的国君都称伯父或叔父,如周宣王把召诰中的“文王世子”称为“伯父”,“甫侯伯父”,周厉王叫管仲的称呼是“仲父”,“州吁叔父”等等。而周平王即位初期,由于周王室东迁,实力减弱,不得不采取联姻和卑辞厚礼的方式寻求诸侯的支持,因此其册命异母兄弟郑庄公时,不仅称其为兄,而且称之为“君夫”[2],“君大夫”。类似的称呼还有僖公元年“君大夫”荀息和春秋时晋国的“二卿外家”等等,这实际上是周天子给诸侯国君的一种尊号,这种称呼后来也就变成了这些国君的姓氏。
到了战国,秦惠文王因曾祖孝公被封地为雍,故名“赢姓赵氏”;魏武侯因其父魏文侯被封于魏郡,故姓“完氏”,赵武灵王因其父赵敬侯封地在武灵,所以姓“襄氏”,这些应该就是史书所述“姓皆为上古帝王所专”的具体例证吧!其实这些国王的姓氏本来就是一种尊号,他们真正的姓氏还是他们的先人继承下来的那部分部落名称。然而这些国王的谥号却成了他们姓氏的一部分并被后世传承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