磬的五行属什么?
“五行”是古代中国哲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原指构成宇宙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金、木、水、火、土,后发展为包括五色(青、赤、黄、白、黑)、五音(宫、商、角、徵、羽)、五脏(心、肝、脾、肺、肾)、五味(酸、辣、甜、苦、咸)等在内的五种属性。
在道教理论中,以上元素或属性的概念进一步具体化,与人体的五脏六腑、五官九窍、四肢百骸乃至气血津液联系起来;而佛教传入以后,又加入了五蕴和“五毒”的概念,于是这些要素被整合进了中医所说的“经络”之中。
作为人体器官功能的概括,脏腑有经络和营血的气化功能,也有阴阳五行属性。其中,心肝脾肺肾被称为“五脏”,主贮藏精气;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称“六腑”,其性质属阳,主要作用是传化物。此外还有属于奇恒之腑的脑、髓、骨、脉、胆道,具有中正虚灵的作用特点。 《黄帝内经》指出:“天在上为阳,地在下为阴。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阴阳相应,上下俱济……”这就明确提出了阴阳学说这一抽象概念,并用它来解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许多现象。
在人体脏腑中,凡是形态结构充实、性能功能活跃、精神意识清醒的,都属于“阳”的范围,它们相互协作,共成一身之功;反之则属于“阴”的范围,二者相对而立,相互制约。
由于脏腑是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核心,所以阴阳学说的脏腑范畴也就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范畴之中,又有许多具体的脏腑阴阳属性之分。比如,心阳盛于心阴,但心阳虚时,阴无以化,就会产生痰饮;脾阳生于胃阴,而脾气虚时,阴虚不能制阳,就容易产生湿热。另外,在外感热病过程中,常以“阳证”作为疾病向愈的象征,而“阴证”往往表示邪盛病进。
总之,对阴阳学说的脏腑运用,是中医临床上辨症施治的基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