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五行中属于什么?

冷佳骜冷佳骜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天垂象,见吉凶,所以圣人象天地而推天道,观天文而知地理”《乾凿度》云:“圣人之行何如?曰:法天则地而已矣。”“法天则地”的意思就是遵循天地运行的规律来行事。那什么是天运行的最高法则呢?这就是古人所谓的“五行”,也就是金、木、水、火、土。 所谓“五行”,并不是指五种物质(金木水火土),而是五行之气。阴阳是气,风雷是气,山水也是气。金木水火土也只是五类不同的气,而非实物。

既然五行都是气,也就没有实质的区别了,因而自然就有了相生相克的关系:“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其实这八个字只是描述了一个循环:木火土金水水木。也就是说,这个循环是一套完整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每一项目都具有两种属性,即阴性和阳性。五行之间就有四种关系:相生、相克、相乘、相侮。

相生的顺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 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的关系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其相互间的生化关系可以用“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的五行循环图”加以表示。 除了这两种关系外,还有相乘和相侮。二者都是基于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而形成的。

什么叫“相乘”?相乘是指因五行中的某一因素过于旺盛而对其它因素造成压迫,使其无法生长,这就是相乘。例如,在“水生木,木生火”的循环过程中,如果水过多而使木膨胀,那么此消彼长,火就会受到抑制,这种关系就称为相乘。

相“相乘”的概念很容易理解和接受,但往往容易被忽视的是相“相侮"。相侮是怎么回事呢?实际上它也是五行之间相互促进的结果。只不过这种促进是以威胁为代价换来的。这就好像几个小伙伴一起玩游戏,你比我强大,我比你机灵,你为了胜过我,不得不把自身的聪明伶俐发挥到极致,这样反而容易把自己给绕晕了。相侮就是这么个意思。

印黎云印黎云优质答主

五行属“木”,因为“文”的繁体字“文”,其中的“文”像交文错的田亩,“勹”(贯)意为“贯通”。即意指“耕田交错纵横、土地宽阔平整”。“田亩”、“土地”表示“农业”,在五行中属“木”。“文”、“贯”表示“纵横交错、相互贯通”,在易经中表示“文经武纬,经纶天下”。“文”字下边加上“彡”为“纹”,“彡”为“三撇”,表示“多”,即“纹理众多”的意思。

在“文”字的构造中,“文”字中的“田”表示耕地和农业。“田”为“亩字的初文”,“田”字中心的一小“十”字为阡陌,阡陌纵横交错,使大地宽阔平整,农业富足。因此,“文”字中的“田”,在古人的心目中,是天下肥沃的土地、富饶的根基和美好的象征,因此在五行中属“木”,代表农业、植物和生命。

在“文”字的构造中,“文”字中的“丝”和“又”字作偏旁表示“贯”或“系”。“文”字中的“丝”为“綖”字的古文,上边的一“丨”为手的简化和抽象,“文”字中的“又”为“右手”的手字,而“丨”本身也有“手”的意思。“右”手、“又”手持“綖”字古文表示“贯”。因此,“文”字的整体意思为“以綖贯穿阡陌,纵横交错,使大地宽阔平整”。“綖”字在古文中的意思为“冠冕上的垂旒”,“文”字的整体意思引申为“冠盖相系,文经武纬,经纶天下”。

在古人的心目中,“文”字是“经文纬武,文经武纬”的意思,是“文德之士”和“有文有武之人”,因此,“文”字在《周易》中为君王之象征,即表示“王”,也称“文王”。《说文》中说:“文,错画也。”《周易大传·系辞下传》中说;“物相杂,故曰文。”《周易·系辞上》中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又说“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彖者,材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是故,观象之神,观卦之彖,观象之爻,天地之阴阳,万物之变化,尽在其中矣。”由此可知,“文”字所表示的“文德”之意,即为“文王”之意。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