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之土属什么?

吴载德吴载德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大义》说,“土者,乃阴阳之元气所化也” ,因此土有元土之称;又说,“土无定形,故曰变化”,因此土又有变土之称。 所以,古人常说的“土德”或“土地之神”,其实指的就是我们现代所说的“自然地理环境”(山水、大地、地表景观等),它包括自然界中的金、木、水、火四大类,而这四类的产生都是源于土的“变化”。 这种观点是建立在东汉人王充在《论衡·顺鼓篇》中“地生于水火,然非火不生,水不流,此天地之所常经,日月之所恒行”基础上的。

中国民间传统文化认为,万物土壤养育,所以土又代表着财富。古代神话故事中就有后土皇帝和五方帝王,其中南方帝王叫颛顼帝,他有富饶之乡的称号,他的国土被称为“洲”,而“州”在古代也是土地的称谓。 古代的“土”字,下面是个“圭”字,表示泥土中有块玉的意思,象征土地里有宝藏。古书上说某个地方有土地神,那个地方的土特产就很值钱,比如《礼记·月令》上说仲春之时“命乡儒者,治土功”,注解说“今文土作‘’,谓治水土之功。”这就是把“土”字解释成“泥”字的写法了。

聂梓榛聂梓榛优质答主

在五行为土的中国,土性,是中国文化的底色。五行家按照 “微、著、微 ”的原则,将这种变化,视为自然现象的主旋律。《黄帝内经》说:“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地五生土……五行之治,始于水火,终于金土。”

土德之瑞,往往见于田间。大凡天子膺运登极,皆有神异,金、木、水、火之类皆可显奇耀异姿,而土德之瑞,以种植五谷为本,多见于田间,或谷果异穗,或嘉禾同茎;或有龙虎之形浮现于田;或有祥云霭霭,萦绕农郊,是谓丰年。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