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字五行属什么?
“乐”字,部首为“忄”。《说文》释“乐”:“五音之器曰乐。”“乐”字的五行属性为土。 古人将一个字的所有笔画分别归属五个区域,称“五行分区法”。古代有的字典还列出每一区的偏旁部首所对应的五行。如《康熙字典·序》:“如‘言’部属火…… ‘示’部属金……”现代很多字典不再列出五行,其实还是按照此法划分。例如“乐”字的部首“忄”(心)属于“火”,而其下部“ 五”属“土”——这个“土”就是“乐”的五行属性。
需要说明的是,使用五行分区法时,同一个部首的字归入同一行。比如“木”字部的字都属木;又比如“示”部的字均属金——这跟目前字典常用的部首检字法是不同的。这种统一标准的方法更适合于追溯字的源流、探索字的起源。
凡有“le”字旁的字多与“火”有关,如烁、粼等。“le”字旁并非独立的偏旁。“灬”下面有“米”字,米字下面本来有一口锅正在煮饭,表示热气腾腾。后来写法简化,把“饭锅”给省略了,“灬”表示有热气或事物有火、有热的性质或者状态,可以理解成正在做饭。所以le字旁的字都属火。
凡是带火字旁的字,一般有以下几个意义:
(1)表示与“火”相关的意义。如热、烟、灯、烧、点等。如“烋”(xiāo),牛羊争斗,相互用头角顶触,像火苗相并,本义为“牛羊相触”。而“烧”字从火,尧声,表示用火焚烧;而“燥”(zào),金文字形,上边为“旱”,下边是“火”,表示火燥。本义为“干,缺少水分”。如“烟”字从火,因声,表示升腾如云的气体、尘埃等。
(2)有些字虽然有“火”字旁,但意义与“火”字无关,这是古人造字时与“火”字有关联的部首,不能单讲,如“烈、蒸、烹、炮、煮、热”等字。这是古人造字时,“火”有特殊的意义,这些字中的“火”字旁不能等同于“火”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