婼几画五行属什么?
读音ruo(四声),第521个字。最早见于金文、小篆,形声字,从女,若声。本义是顺从的意思。《晋书·宣帝纪论》“可谓内惟所见,温恭自居”中的“柔恭”就是引申自这个意思——温柔而恭谨。 再有就是“像”的意思,《礼记·檀弓下》中就有“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尔余斯”,就是指“像你这样的”,也就是“犹如……一般”或者“好似……” 另外,“偌”还有一个读音ruò,表示“这样,这么”。 这个字现在用的比较少,而且比较生僻,但是古人用得很多。
比如杜甫的诗《羌村三首》其二:“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其中“梦寐”指睡觉,这个词语现在也常用。 再有宋代苏轼的《满庭芳·元丰七年正月二十五日》:“梦断香消十载,幽窗暗雨春寒。”这里的“香消”“梦断”都是比喻手法——用来形容男女相思之苦。
在五行中,木,火,土,金,水称为五材,五材说是古人对世界万物的构成要素的早期探索。
因为古人希望了解我们生存的环境由什么构成的,是土?是石头?是气体?是……?由于在人类早期,还难以理解构成世界万物的微观分子,原子,和元素等等,所以,他们就通过观察世界,观察生活,从中提炼出了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然后认为万事万物都是这五种基本物质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而形成的,这就是五材。
五材说虽然还属于古人的一种朴素的哲学思想,但现代科学也认为世界是元素构成的,而且现代科学也发现,构成世界万物的元素也主要是五大类,这就是气态元素,固态元素,液态元素,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由此看来,古代的五材说虽然还有很大的局限性,但还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
五材相生关系:
五行相生是单向联系,相生太过与不及,可形成相生关系的异常,主要包括三种形式:
相生太过,即过予资助,例如木生火太过,则木耗,导致木不足而火气有余;相生不及,即资助不足,例如木生火不及,木则壅,导致木有余而火气不足;母病及子,例如木病,木不能生火,导致子病。
五材相克关系:
相克正常是维持五行系统动态平衡的重要条件。五行相克的关系异常,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相克太过,例如木过多而金不足,木则克金太过;克不及,也称反克或反侮,例如木不足而金过旺,木有不及而受金反克;子病及母,母病及子。
五材中没有直接相生相克关系的两行,称为相乘,例如木可克土,而水又可克木,因而水能间接的制约土,此即为水乘土。当木行自身不足时,土则会反过来克侮木,此即为土反侮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