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土指的什么?

晏智超晏智超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周易》有“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的说法,这里的“大衍”其实就指的是阴阳五行,而五十是阴阳五行的完备数量。 “十干化合”中,每个天干都可以得到两个地支的支持,最后形成五组干支,每组的首位相配,就是“大衍之数”; 而49这个数其实是大衍之数的剩余,也就是阳支余下的那个,阴支被用完的那个——49正好是60分占1,可以配成六十对。这49个组合,也就是古人用来占卜的“筮法”。 后来人们发现,用大衍之数来推算太过麻烦,就在“十干化合”的基础上,建立了“十天干纳甲”的办法,即用十个天干与十二地支相配,每组都是一个甲子(60),用60个干支来表示时间。

“十天干纳甲”建立后,大衍之数就变成了“六十甲子”,每一个甲子都包含了五行的含义。后人又把“六十甲子”称作“六甲”或者“花甲”。 那么这“五行的含义”又指的是什么呢? 其实很好理解,因为每一个天干都含有五行的元素在内。在卜卦的过程中,如果得出了一个结果,就可以根据这一结果对应的干支,找出其中的天干,然后再按此天的五行,去对应五大元素中的某一个。比如说“乙未”这个干支,它的天干为乙,乙属木,所以此卦为木卦;再比如“戊辰”天干为戊,戊土,所以此卦为艮卦等等。

所以学习五行,就必须先记住“十天干纳甲”,然后才能进一步学习“五行相生相克”等相关知识。

申忠儒申忠儒优质答主

五行中的土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首先,“土”在五行当中是主“中宫”,也就是中焦,包含了脾胃两个脏腑。土性有承载、生化、受纳和制化等特点。

生长万物的土壤,它有承载、生化、受纳和制化等几方面功能:

承载:我们说“有土斯有粮”,因为土能够承载一切,在所有五形中,土是最为敦厚的。从地理上讲,它承纳江河湖海之水、承受百川挟带的泥沙。从人体来说,中焦脾胃承受从上焦胃腑下注的津液和水谷,人体的血肉筋骨都是凭借脾气的转输和升散才得以濡养和充盛。

生化:土有生化繁育之功,所谓“土能生万物”,所有的食物都是来自于陆地,我们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于食物,所以说“脾胃为后天之本”。又因为,脾能将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和自肺输送来的津液等转输给其他脏腑形体官窍。化生了气血津液,从而促进了人体新陈代谢而能不断补充消亡的物质,故五行之脾土有生化气血功能。

受纳:脾土能将胃腑所受盛的水谷纳而转化,人体必需的一切营养都是由脾所化的。

制化:大地能将冰雪融解吸收,说明土气有温化的作用。大江大河能东流入海,说明土气有制化的功能。所以说土有燥的特点。从人体来说,脾气温化、腐熟,为气血生化之源,同时脾的燥动之气能通调水道,使水液向下输布或排出体外。

根据中央黄、中官、主胃、主口、其音宫、其臭香之象,推演其性。土性敦厚,承载四旁,有化生万物之功,为尊,故有中央之象。因此,中国自古就有“王者以制礼乐,以定田制,赋诸夏”。也就是说土有制化各种的含义,所以,中国自古就有以“中国”自称,并以诸侯国为“四夷”之说。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