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字胡五行属什么?
“王”字的五行属性,历代相书和字书中说法不一,归纳起来大致如下: 认为“王”属土的书籍有《汉书·五行志》、《晋书·舆服志》、《初学记》等; 认为“王”属金的书籍有《五经要义》及宋朝史学家洪迈所著的《容斋随笔》; 认为“王”属水的书籍有明朝学者胡俨所著的《周易举正》; 认为“王”属火的书籍有《三命通会》(明代袁了凡撰); 认为“王”属木的书籍较少,只有清初学者张惠言的《周易新解》。 古往今来,对“王”字五行属性的结论,除了金以外,其余四种说法皆不同。其中属于土和火的观点占据了主流地位,几乎贯穿整个历史。而属金的观点则显得较为独特。
以上五种说法中,我认为以《周易新解》的观点较符合实际。理由如下: “王”字的字形在甲骨文中已颇具规模,从金文到小篆再到隶书,一直保持着“田”字形的字体结构。唐代书法家孙过庭在《书谱》中说:“大篆十五种,大草十体……至于东汉魏初,犹有存者。”其中的“大篆”就包括了西周金文。“王”字的田字形古文字形体至今仍有确切的考古材料可资佐证。
另外,“王”的本义是“天子”,古代中国实行封建君主制,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其权力神授,地位崇高,与“天”相近。“王”作为第一等的爵号,自然其五行属性当与“天”同。古人把“君临天下”的君王称为“大明”,以“日月并升”之意比喻帝王之尊。《礼记·曲礼下》中有记载为“王者之法”。这种等级制度化的概念在古代中国是非常浓厚的。
我认为“王”字的五行属性当为土。理由如下: 首先,“王”字的字形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皆是代表土地的“士”旁(甲骨文作“】”形,金文作“士”形)。此字形亦见于陶器铭文之中。其次,“王”的字形演变过程中,除隶书外,其他字体的变化与等级名位无关(如甲骨文、金文作“[王]”,小篆作“[王]”)。第三,用字规律上看,许多与土地和自然有关联的词汇首字皆为“王”,诸如“天王”“地王”“海王”“日王”“月王”等等。且这些词语中的“王”字均含土壤或土壤色之义。第四,五行的土地之说与中医经络学说密切相关。中医学认为人体的经脉有“阴经”和“阳经”之分,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的合称。《灵枢·经脉》说:“阴阳十六经者,其故道九窍,五藏十二脏。”其中足阳明胃经和手阳明大肠经隶属于阳经,足太阴脾经和手太阴肺经隶属于阴经。《黄帝内经》中关于经络的描述多使用“王”字,如“膀胱太太阳”、“少阳厥阴”、“少阴太阳”等等,可见“王”字含有经络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