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替身怎么来的?
这还要从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说起,当年港片的制作模式是这样的——制片方给导演组报一个预算,比如《英雄本色》的预算是1300万,那么导演组的支出就控制在1300万以内(包括演员片酬),超过这个数就得自己贴钱。当然这种超支的情况是很少的,大多数电影的预算都够用,个别耗资巨大的影片除外。
为了控制成本,当时很多演员都是「一角两戏」,也就是同一个角色两次拍片的时候由同一演员扮演,这样可以省下不少的钱。而且那时候的演员工资并不高。周润发刚出道时工资是5000块一剧,成龙大概是2000左右,已经很高了。
但即使是这样,还是有很多演员因片酬问题而拒演(因为要跟TVB交违约金)。在这种情况下,明星替身就出现了。 所谓明星替身就是某部影片中有某个角色需要用某个明星来扮演,而这个人物的造型以及性格又非常适合该明星来饰演,这个时候就可以请该明星来出演替身,拍摄时使用替身,后期再使用特技将其换成这个角色的形象。
用现在的话来说,这就是最节约成本的「置换法」。 而像《英雄本色》、《喋血双雄》里谭咏麟、李修贤的替身,一般是由跟主演相似度极高的艺人来担任,有时甚至连眼神和说话的语气都要一模一样。所以看起来就像是一个人一样。
值得一提的是,在90年代之前,香港电影里的枪战、爆破等特效镜头绝大多数都是由真枪实弹拍摄的,并不像现今这么假。所以替身的风险也比较大,曾经有某位武打巨星的替身在爆破现场中因防护不力而被炸伤。(这位巨星就是洪金宝,他的替身曾因为在拍摄时未做好防护措施而被炸伤) 随着影视技术的进步,目前各大片中已经很难找到使用了替身的镜头了。但过去那些使用替身的镜头如今再看依然趣味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