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鸠呜团是什么?

皮政清皮政清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鸠呜”是古汉语,指的是乌鸦(乌)在鸣叫的意思。 《礼记·檀弓下》有:“有虞氏,哀哉!敦行不怠;曹刿,哀哉!上下其声。”孔颖达疏:“虞舜哀哉之叹也……以古之圣帝贤王惟务敦朴而行之,故能感致鸣鸠至而礼祀之也。”又《周颂·清庙》曰:“磬筦将将,神具醉止。”郑玄笺:“酒既陈,磐筦之声皆和盛而又清,如是而神则醉矣。”可见,上古时代人们已经意识到鸟叫声可以传情达意、沟通神明。

到了汉朝,蔡邕《独断》卷上提到皇帝祭祀时“祝文用青纸,书赤字,著赤袍,佩赤绶,乘赤马,建赤旆,祭日于东,祭月于西,皆用丙午甲午。”“丙午”在西汉之前专指三月晦日(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东汉之后才固定为农历五月十五日。至于“甲午”,就是农历四月十五日。所以,每年这两个日子,朝廷都要举行大规模的祭祀活动,“燔柴望燎”,宣告季节的转换和时间的流逝。

汉代民间还盛行“鸟卜”;《汉书·文帝纪》载:“夏四月,天子始幸雍郊泰山。公卿大夫从官百余人,填陇道,泰伯先至。还,以闻。”师古注:“填音寅。言众官填塞道路而来也。”“填”通“阗”,满、充实的意思。《汉书·西域传赞》“阗城郭而不居”亦作“填”。可见,“填”字在这里是形容众人之多。而东汉时期张衡《东京赋》中说:“尔乃广罗仙童,低鬟素女。”李善注:“灵女,巫也。”可见,这种求卜方式非常受欢迎,连朝廷大臣都不能免俗。

再往后,到宋代,关于鸦鸣与帝王祭祀的记载多了起来。北宋王谠《唐会要》中记录了一次特殊的祭祀:“大中祥符二年十月庚辰,延恩寺鸟雀群飞,有声如振铎者。上曰,此天遣来教朕修身治国之道者也。遂奏乐受胙。”这里所说的“延恩寺”即唐朝的延英殿,位于长安城中,据说有一天突然飞来许多鸟类,像军队一样整齐有序。宋真宗认为这是上天派遣的使者前来传授治国方略,便让大臣们演奏音乐并享受祭品。

类似的记载还有南宋周密《武林旧事》中记载的元旦赐宴群臣:“是日端拱无为,静以待旦。五更三点,内中鼓乐齐鸣,诸班直导皇帝出宫。百官各服朝衣,于太和亭参拜。亭内桌上设四荤四素,各呈一盘。东西两面御屏后,分列酒器。皇帝坐定,两厢钟鼓乐鸣。上酒三杯,每酒一罢,乐止。皇帝起立,群臣拜贺。次进御肴,酒三巡,乐再作。次退酒,重行拜庆,然后散班。随驾人员,各赏额钱,称“赐宴”。”可见,从唐代开始,乌鸦在某种程度上就已经代表了“天道”或者“命运”的暗示者,它婉转的啼鸣仿佛传达了来自上苍的信息。那么,这一方面香港电影似乎也有反映。

比如我小时候看黄百岳导演的《乌鸡情缘》(1983),就记得结尾处大雄法师对着一只红腹锦鸡发愣,口中念着“阿弥陀佛,菩萨保佑……”显然,作为“佛教国家”的香港人,已经接受了“一切皆为天命”的看法,只不过在影片中,他们还是赋予了乌鸦鸟雀一类以人类的情感和智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