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的有什么?
五行是古人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最基本的方法论,也是古人的基本哲学观和科学观。这种世界观和方法论认为宇宙万事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构成,并且这五种元素之间存在着生克制化的关系。《礼记·月令》中这样记载了这五行的相生相克的关系:"孟春之月……其曰始雨水,桃李梅花皆零落,杏不荣;仲春之月……,草木萌动;季春之月……,桃始华,李乃实,桐艾俱萌芽;孟夏之月……,槐柳谷菽麦乃长,靡草死;仲夏之月……”等等。 五行中的各种物质形态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不断运动之中,而且它们之间的关系也不只是简单的相生相克,而是一套十分复杂的生生不息的大系统。古人用这套大系统来解释天体运行的规律,也用来解释地球乃至整个宇宙的变化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这个庞大的知识体系包括了天文历法、气象变化、物候节律、地理分布、农作物生长、人体机能等诸多方面。可以说,古人在这些领域取得的成就都是当时世界上最领先的成果。
在现代人的眼里,五行学说似乎显得有些荒诞不经,甚至被斥之为迷信、伪科学,但我们必须明白一点的是,我们今天所掌握的科学理论都是建立在可重复试验基础之上的,而古人没有这样的条件来进行可重复性验证实验。因此不能用现代科学的思维模式去批判古人的思想。事实上,在今天的某些研究领域我们依然能看出古代五行学说的影子。比如地质学家通过金、木、水、火、土等五种元素的相对丰度研究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地质特征和构造形变状况;医学家们根据五行生克原理提出了很多新的医疗方案;环境学家们也试图用五行学说来解决生态系统的平衡问题(当然他们的观点可能并不符合古人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