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六月五行属什么?
1. 公历是阳历,而阴历又称夏历或旧历,与阴节气有关,所以又叫阴阳合历。
2. 中国古代将日月相对地球运行所产生的运动轨迹称为黄道和赤道,将地球本身自转产生的轨迹称为白道。由于月相周期为朔望月约为29.5306天,所以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在黄白道上每移动一次就是一“节气”,也就是一个“月”的时间。同时由于地球的公转周期为太阳年约365.2422天,比朔望月月长约11天左右,所以在同一节气内平均约有5个多朔望月,所以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的时长不固定。例如冬至前后有16、7天和22、8天两种情况(参见我的文章《如何理解二十四节气》)。中国古人在长期的观察实践中发现,如果以固定的日期进入某一节气,则该时节的天气变化没有规律;但如果以该节气第一个朔日起始(即上弦初一日)正式进入该节气,那么这一时段的天气就比较稳定了。这就是中国古代采用“定气法”(即以太阳经过某节气中点时刻开始计时)确定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3. 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为例来演示一下。今年2019年的立秋时间是在北京时间2019-08-09凌晨0:12分,其前一个是夏至时间是2019-06-21中午11:32,其后一个立冬时间是2019-11-08日中午11:31;根据我的统计,今年立秋的前后十五天内北京地区的平均气温从摄氏26度下降到摄氏18度,其中最高气温从36度降到26度左右,最低气温也下降了10度以上。可以肯定地说这样的气温变化是中国大部分地区近五十年来的最低水平之一。也就是说在这个时期内发生了季节转变,也就是出现了秋天气候。但是按照现代天文数据计算,今年的立秋应该在2019-08-07下午三点多,比北京当地实际立秋早了一天多点。这是因为采用了“定气法”造成的结果:立秋所在的八月实际上应该是“七月中”,而在“定气法”下这个月份只有三十一天,所以实际立秋日期提前了一天才进入秋季。
4. 使用这种计算方法所确定的每一个节气都是相对的统一标准,但各地的实际情况却千差万别的——比如北京地区属于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而广州一带则是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所以各地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不过现在的人们都生活在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中,要想了解当地的气象实况还是比较方便的。比如说可以通过手机上的天气预报APP软件或者电脑上的浏览器查看实时天气情况或者是未来几天的气温预报等等都可以方便地进行查询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