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元空五行?
先回答你的问题,然后解释为什么这样答。 问:什么是元空五行?
回答:这个问题有点深,需要稍微花点时间理解一下。 “元”是什么?“阴阳”又代表什么? 我们一般说天地之间有阳气上行、阴气下潜,但是这句话很含糊。其实我们可以把这句话细化一下——
在冬至这一天,地气上升到了极点;在夏至这一天,天气下降到了极点。 在春分这一天,阳气上升了三分之一(这里指的是日升高度升高了1/3);在秋分这一天,阳气下降了三分之一。 在惊蛰这一天,阳气上升了一个节气(一个太阳日的高度增加20分度数);在霜降这一天,阳气下降了同一个节气。 .....
我们把“冬至夏至春分秋分霜降”这些时间点用“时空坐标系”标出来,就得到一个“时间轴”。 在上面的例子中,阳气就是在一条时间轴上不断移动的。 在这个“时间轴”上,阳气的起点是“冬至”,终点是“夏至”(也就是一年之中白天最长的一天)。
“阴”是什么呢?“阴”就是那条和时间轴垂直的“坐标轴”。 这条竖轴可以看成是一年中每时每刻都有等量“阴能量”注入的;也可以理解为这年中的每一天都是“前一天的延续”。比如,今天是农历十五,那么前一天就是农历十四(初七、初二以此类推)。在这个坐标系里,每一天都被均匀的分成两部分——一半属于阴,一半属于阳(虽然实际生活中并非如此)。
明白了阴阳是什么,下面就要说说元空五行了。所谓“元空”,实际上是指“冬至夏至春分秋分霜降”这九个时间点。因为这几个时间点将整个年度平均分成了三部分,所以叫“元空”。 每个时间点都可以看作是一条“时间横轴”,上面例子中就出现了四个这样的横轴。这四个轴彼此之间形成一个直角坐标系,所以我们可以用五行的理论来描述它们。
在四个“时间横轴”中,既有阴又有阳。但是“冬至-夏至”这一对轴线上的点都是阳尽阴生(从夏至开始白昼一天比一天短);而“春分-秋分”这一对轴线上的点都是阴尽阳生(从秋分开始黑夜一天比一天短)。 所以只要记住这两组相对应的点,其余的点自然可以推导出来——
也就是说,只要记住“冬至-夏至”和“春分-秋分”两组对应的时间点,就可以通过推理计算出其它所有的时间和事件。这就相当于把无穷无尽的自然界压缩成几个“时空点”,然后以这几个点为基点进行演绎推导。
这种把时间划分为两部分(即“阴阳”)再分别大范围的填充(即“五行”)的方法,被称为“阴阳五行断法”或者“年月日时断法”。它是古人用来研究自然界变化的工具之一。 用现代科学的语言描述,这是一种“自回归”的模型,其中时间和事件的关系可以用“方程”表示——“x等于y加z,或者x减去y等于z”等等。这种模型被用于预测未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或早晚)。如果用电脑编程来实现这种算法,它会是一个动态的运算过程,最后会得出一个“未来事件概率”的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