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属于五行中哪个?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无一以生” 这里的“一”指的是道,也就是现在的量子力学所阐述的无量子态。是微观世界的基本存在形式。 而八卦中所对应的“一”是指的可见世界中阴阳未分的状态,是一分为二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依次序而生,对应的是自然界中春光明媚夏热情洋溢秋草木凋零冬白雪皑皑。这个变化过程是宏观上的,是有形有象的。但是最终它们都要归一,回归到看不见摸不着但又能真切感受得到的微妙的平衡状态,即现在所说的混沌状态。而这个过程就是《易》中所讲的“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古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生生不息的变化过程,把其中的奥妙加以抽象归纳总结出“无极而太极;太极生两仪(阴阳);两仪生四象(水火金木);四相生长生不息”的演化模式并在《易》中得以详细描述,这就是五行的由来。 五行的相生相克被用来解释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规律和本质。比如人体的健康与疾病、大自然的彩虹、四季的轮回、商业的经济流通等等都可以用五行来解释说明。因此古书云:“知阴阳者,尽天地之变;晓五行者,控万类之象。”“五行者,百物之源也。”
五行五色,五色即青、赤、黄、白、黑。五脏有主色,与五方五季的主色相合,是为正色,主气旺盛之色;若五脏以外余色出现于面部,则是病色,《五色篇》把青、黄、赤、白、黑五色之外的色泽叫作“妖色”、“恶色”、“不及五色”、“缪色”、“恶色”、“殃色”、“不明”、“小理”、“不平”等。
木、火、土、金、水相生,五色也按青、赤、黄、白、黑相生的规律出现,即以相生乘侮和色脉合诊来诊察病势的进退和预后的吉凶。
色有“常”、“变”、“妖”、“病”之分。得脏腑精气正常充养而常现于面部的色泽叫作“常色”,是健康的征象。脏腑精气不足,外应于面而出现的不全之色叫作“病色”。脏腑精气衰竭至极,外应于面而出现的枯槁之色叫作“枯色”。色应时应位则为“吉色”、反之则为“凶色”。
五色是中医的术语。是通过观察一个人面部的颜色的变化来判断此人的体质。
中医讲,五色主病,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血证和风挛证。比如面部或四肢末端颜色青紫,多为心血瘀阻,血行不畅。紫色多属瘀血或痰热证;黑色多见于肾阳虚,常见于慢性肾病患者和长期腹泻患者。黄色多见于脾虚、湿证;白色为肾阳虚、气血亏虚的表现;红色为热证的表现。在诊断疾病时应根据各部位的颜色变化来进行。
五色,一指道家传说中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四种动物星宿;二指中国古代哲学用以解释自然现象的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