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属于五行属什么?
藩,读fān ,繁体字作“籓”或“籓”。其本义是指用竹子或竹子编成的苇草做成的屏障、篱笆等,《说文》中有云:“籓,蔽藩也。从竹,藩声。” 所以,竹子做的藩是五行中的木。 那么由竹子做成的屏障、篱笆等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尔雅·释宫》中有云:“屏,黼也。”“黼”,即有黑白相间花纹的布。所以,用竹子做的藩可以做成有花纹的屏风,用来遮蔽视线。藩又引申出遮挡、掩蔽的意思。《诗·郑风·溱洧》有云:“执帚盈匊。”陆德明释文引汉儒郑玄注曰:“执巾栉以自蔽。”
又由于古代贵族男子四十岁称“耆”,五十岁称“耋”,六十岁称为“耄”,七老八十才称“耋耄”。所以,五十年以上的老人也称“耆耋”或“耄耋”,其中“耋”同“叠”,意思是重叠在一起。又因古代男子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因此三十岁就称“壮耋”了。 由此,“耋”字又有长寿的意思。《礼记·檀弓下》中有这样一段话:“君举疾,医至,曰:‘桀!’君子曰:‘可饮矣。’酒之,曰:‘杓!’日三饮而疾告,曰:‘瘳!’”意思是说,国君生病了,大夫去请名医诊治,名医看了说:“啊!”大夫问:“可以饮酒吗?”名医说:“可以少喝一点。”果然一天只喝了三杯就痊愈了,大夫很高兴,说:“好啊!”这里把病治好了称作“瘳”(chōu),而把死亡叫作“夭”。可见“瘳”是治愈的意思。 所以,用竹子做成的藩还能象征人长命百岁。《庄子·秋水》中有一则寓言故事,说庄子和惠子在濠水上边散步,庄子说:“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却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反问惠子:“你不是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吗?那我现在告诉你’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又该当如何?”这个“乐”字,其实就等于说自己长命百岁。这真是既幽默又智慧。
全方优质答主 藩这个字在数理上是属于五行为水的字,它是一个多音字,第一个音的时候,它的含义是指屏藩;第二个音的时候,它的含义是指篱落,篱笆。
屏藩意思很广,可以指屏风的藩篱,或保护,遮蔽之物,引申为护卫,屏障之称,如周朝分封齐、鲁等诸侯国以为蕃篱,以屏障中原。三国时期的曹操攻袁术,写了一篇《请讨袁术表》,其中提到:“若使术因山东寇扰之势,规济大事,则桓文拘贡之功,英达图王之策,不足以论也,是可戚也。”戚就是忧,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汉代时藩的意思。
藩有屏藩之意,引申为保护、护持,因此《周易》的“坤卦”称“君子以厚德载物”,系辞传认为“坤至于静也,性也,宜也,称也,时也,垣也,藩也”,“藩”即是“垣”的意思,有藩篱防遮之用,引伸为护持、保护。周代为巩固王权,实行分封,把同姓诸侯国分定于王室周围,以藩蓠屏障周王室,故称藩国。后来用以指朝廷分封的属国或分封在边区的属国。如东晋南北朝“五胡十六国”时代,当时西晋的宗室司马睿及琅邪王等一些王室成员都南渡到了江南一带。因此南渡的晋王室就以江南为根据地,以讨伐北方的胡人为名号,以五胡十六国为藩属来称制,所以在东晋的历史上就有了“六州藩内”、“荆扬雍荆四州藩辅”的名称。后世的封建王朝沿用这一制度,唐、宋、明有藩镇,清时满族入关前又把四邻诸部称为藩部,如索伦、锡伯、卦尔察、鄂伦春、鄂温克部等少数民族部落。清入关以后,统治中国,对内蒙古、东北等少数民族实行盟旗制度,设理藩院(中央政府各部门之一)管理这些地区。对台湾设“外藩”,对西藏,除管理部分权利由理藩院负责外,清政府又特设驻藏大臣。对南洋群岛,也视为外藩。对新疆,则设伊犁将军(当时新疆还未设省)驻扎,由中央领导。中国各朝代对国外的少数民族或邻国,也常赐以王、侯等封号,使其成为附属国,所以又称为藩属,藩邦。在中国历代封建制的皇帝眼中,以他本人为天下中心,自称为天子。因此,对周王朝的分封制的沿用,在政治上又称为“封建”。我们今天使用的“封建”一词,已经不同于古代原来的含义了,“封建”已成了古代剥削制度的代名词,是与社会主义相对立的词语。因此以上提到的“藩”字,在现代中国政治上已无实际应用,只是保留一些地名,如江西吉安原来叫吉安府,今叫“吉安“市,陕西有陕南、陕北、关中平原,原称“陕西布政使司”,亦称“陕西承宣布政使司”,今简称陕西,陕西、吉安都曾经为藩省,所以还保留这两个名称的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