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的五行属什么?

罗诗宇罗诗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共,读音为gōng 古代指牛、羊等结成的婚配,现作“公”字用。《礼记·月令》:“仲春之月……是月也,玄鸟至,至之日,以大牢祠于高庙。季春之月,鸣鸠拂羽,戴胜降于桑,是月也,可以种杨与榆。孟夏之月,反风震电。”郑玄注引古文献说:“玄鸟,燕也;大牢,太牢。仲春祭天,迎阳气,祀后稷(周先祖)所自出。季春祭日月,迎生气,祀周公。孟夏,祭先帝,然后脱其冕,以功授之。”可见,古时天子每年春天都要举行隆重的祭天仪式,从仲春直到季春;而夏天到来之后,又得“谢天地”,即向天地表示感谢的意思。

古人认为世界万物都有阴阳之分,天为上阳,地为下阴,所以祭祀时必有一块代表天的圆形顶盖,一块代表地的方形台基,中间则是一个圆坑,用盛满水的盆象征天地之间。周王在每年的这个仪式中,都要把代表自己的一件物品投入其中——“脱其冕”即是“脱去自己头上戴的礼帽”——以此表示自己和天地间一切生命一样,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周代以后,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天”的含义变得十分深邃复杂,难以简单解释清楚。到了汉代,为了神化汉武帝统治的合法性,发明了“五德终始”的说法,把汉称作了“汉土德之始”。土德是什么?就是中央大地象征的土地颜色——黄色。于是汉朝的皇帝们便都穿起了黄色的龙袍。从此,黄成为了皇权的象征。 而共也就是“土”的意思。因为共中有“王”,所以也是帝王的象征。秦统一中国后,水德未成,便造了金字塔形的宫殿。汉朝建立后,土德初兴,就在长安城内筑建了一座高大的坛庙,供上特制的黄瓦,用以代表天帝居住的地方。这既象征了王朝的正统地位,又成了汉人祭祀天地之神的地方。

查秉助查秉助优质答主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把金木水火土叫做五材,它们代表着构成世界最基本的物质元素。

“五行”是指的五种功能和作用,而不是五种物质,由于五行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所以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

“共”的繁体字是“共”,和“供”或“拱”字同音。由于“恭”字的繁体字也是“共”,所以“共”字既有共意,又有恭意。“共”字的“厶”字底在传统文化中是“心字”底,“共”字的“丰”字头在传统文化中为“双木(二林)”,因此“共”字的正确含义为“双木归一”(双林合抱一棵树),即“二木共心,有恭之意”。“共”字的“五行”,取“双木”之本意,为木,代表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同时又代表对人的尊重,故“共”字的属性为“阳木”。

在传统文化中,把“共”字放在名字中,既代表人际关系的和谐,又代表对人的尊重,同时也能体现出男性的男性化的威武。

此外,由于“共”字繁体的本意为“双林合抱一棵树”,在传统文化中树有支撑之意,而名字中含有“共”字的人的事业心及人格魅力具有良好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所以他们在事业上有获得贵人相助的机会,“共”字在传统文化中的寓意是“多得贵人(支)”,即“双木共心,易得支助”。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