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属于五行属什么?
“菩提”是个梵文音译词,由Bodhi(菩提)或Bodi(布帝)音译而来;它是印度语系中具有重要信仰意义的一个名词。其原意指一种植物,即印度紫檀,又称为“波罗蜜树”、“无忧树”等;这种树木在佛教艺术中常被象征性地用来指示佛祖释迦牟尼成佛之所。 作为术语的“菩提”指的是一种知识或者觉悟。如《涅槃经》卷五谓:“智者求菩提,犹如热病人求清凉,渴病人求水。”在佛教文献中,这个术语还被用作对某些宗教仪式及行为的命名。例如,为了获得“佛菩提”,必须举行一系列复杂的祭祀和仪式。同样,为了获得“比丘尼菩提”,也必须遵循一套特定的修行程序。这些术语经常像密码一样被用于标志佛陀或佛教教义的核心。 在很多佛教艺术的形象中,“菩提”往往被表现为一个枝叶茂盛的植物枝条,上面缀满形状不同的树叶和花果。这些图案常常被认为象征着“智慧之树”上结出的“八种道果”。这“八种道果”包括:正觉、等正觉、无上正等正觉、有上正等正觉、有为正等正觉、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
这些“道果”都是神化了的佛祖所领悟的智慧境界,也就是佛教所说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些词语的意义是:“无上至真之道”、“最尊最贵之道”、“不可胜数之法”等等。对于所有的佛教徒来说,只有领悟了其中的“一法”才能获得最终解脱。在佛教艺术的造型中,经常会看到象征“八种道果”的“菩提”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