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火多脾气火爆?
从中医的角度,五脏是心,五志是怒。 所以,心主血脉,也主神明;脾主肉,为气血生化之源;肝主筋,调节全身运动;肾主骨,生成骨髓、精血之气。 因此:
1. 心火太旺,就会影响心神,造成失眠、健忘、多梦、精神倦怠;
2. 肝火太旺,则伤脾脏,造成不思饮食、胃胀胃痛、腹痛腹泻;
3. 脾土太燥,肺金受灼,则生干咳、痰粘、咽喉痛;
4. 木气有余,克土伤脾,则体倦乏力、肌肉萎缩;
5. 土虚不能化水,则小便短少;
6. 水邪盛,土不载木,则腿脚酸软、膝痛;
7. 肾气不足,封藏失职,则小便清长、夜尿频多;
8. 膀胱湿热,则小便短赤刺痛。 等等。
而五行的相生相克是相对而言的。如金水相生(旺),是因为金生水,水又滋润着金,两者之间是一种相承的关系。但是,金过旺耗伤水源,水太盛冲昏了头脑,二者就处于失调状态了。 火太旺,其实是指心阳太过,如果其他几个脏器都有问题的话,是可以导致疾病发生的。但是从中医角度来说,火是阳气,是生命力,是人体功能的象征。若是真火(阳),你大可放心,它不会烧坏你的五脏六腑!
一个脾气火爆的人,他的命理五行中一般火元旺盛,而火太旺就会引起其他的四种元素被火所制约,木也被烧尽所以就枯槁了, 金被火所融化,所以就更薄了;水被火所蒸发,也就更少了,火能融化土气而土又不能生火,所以土气也寡薄了。所以火太旺的人心气更足,做事风风火火的,但是容易失控,容易出现大起大落的事情发生,处事也不够稳重。
中医五行学说包括木、火、土、金、水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互相依存,相生相克,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五行学说从表面上看是一种数术占卜的性质,但在中国医学中却得到了最理智、最科学的应用。从内脏所属的五行属性和相生相克规律来分析和判断一个病情的病理关系以及施加治疗的手段,就是五行学说在中医上的应用。
中医五行学说和中国其他传统文化一样,都是阐述宇宙构成规律和各种自然现象及社会现象的运行规律的。所以五行不仅指现实世界中物质的具体现象,而且还包括一切具有木、火、土、金、水等属性的抽象物质。从哲学的角度讲,五行学说应属宇宙观,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世界哲学观,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中医将五行学说应用于对生命现象及医学理论进行解释,就成为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学说。
五行说的产生,与原始社会氏族部落以本族的图腾作为自己群体的象征有关。当时的人们在寻找食物、繁衍后代和抵御外敌的过程中,将自己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形态逐渐人格化,当作自身的象征,从而产生了不同的族群。所以,不同氏族以不同的图腾为自己的象征,这就产生了木、火、土、金、水等不同的氏族部落。后来,各部落之间发生了冲突和战争,有的氏族被迫融合,于是产生了相生相克之说。
相生顺序,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顺序,即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从相生的顺序上讲,木能生火,因为林木繁茂,可以用于生火。火能生土,因为火的燃烧使物质完全焚化,最后变成灰烬。土能生金,因为岩石中含有金属成分,金属是岩石所生。从相克的顺序上讲,木能克土,因为树根可以把大地穿透。火能克金,因为火焰可以熔化金属。
以上只是水、火、木、金、土五行概念的原初意义。后来,这一理论不仅在人类社会观念中不断复杂化和理论化,而且在解释自然现象时也不断具有了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