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五行属什么属性?
《汉书·五行志》上说,“水,阴始,火,阳始”;《左传·昭公十七年》上记载,“水,启后。” “水运”“水木”之类的说法也来自于此。 那么卫的五行属性就很好理解了,“水”是起始,又是终结(终焉)。这就是水。 然而,在《周易》中,水火并未同处于一卦之中过,所以这里的“水火”不是指《易·离》和《易·坎》,而是指《易·涣》和《易·节》二卦。
《涣》卦下卦为坤,属土,上卦为巽,属木,有风行大地之相,故“涣散”;《节》卦下卦为坎,属水,上卦为兑,属金,有水在金中流过的意象,故“节制”。
《彖辞》对这两卦的解释也是很有意思的—— 《涣》,“先王以享祀,敬鬼神而明乎道德”,说的是祭祀之事,但其中“明德”二字值得玩味; 《节》,“不奢不费,爱民劳动”,讲的是节制、节俭的道理,与“劳而不怨”的《乾》相似。
说卫的五行属性为土或木都可以找到来源。如果选择土,那么与殷商之“土”相符;若是选择木,则与周人重木的性质一致。
卫五行属水。“卫”字在古文字里本作“匽”,《说文》“匽,入也。从彳水,表示从水而行”;或本作“韦”,《说文》“韦,革柔也。象上下革,中有丝相旋也”。“卫”字原属“水”字部首,“韦”字原从“丝”字旁,“卫、韦”相通。
一、《山海经·西次三经》之记载
郭璞注:“卫,读如‘郑卫’之卫。音旋,绕也。”郭象注:“卫者,卫也。从于后,卫护也”。依《说文》:“卫”字本义为“护”,“卫”为“护”的假借字。水行之“卫”字本为“匽”,而“护”的本字“匽”又与“韦”字相通。“卫”字音“回”,本义为“护”。从其构成来看,“韦”字有“护”之义。“韦”由“上下革,中有丝相旋”之形而成,象人所穿的“护甲、护心”之物,有护、卫之义。因而,“卫”字本为“水”字头,从“水”字旁,本属“水”部。
二、卫的甲骨文
“卫”的甲骨文体为“卫,从冓从水”。“冓”字从字形结构来看象“护甲、护心”。《说文》“冓,从冓冓也。《春秋传》‘使有司冓之’”,冓即护。“冓从冓”即“护从护”。“卫”字的字形结构中有“水”和有护甲、护心的“冓”字,还有“韦”字。“卫”字本为“护”,“卫”为“护”的假借字。
二、卫的字源演变
卫(wèi),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是护、保卫,如《国语·晋语》:“郑穆公有三夫人,伯姬好妇而无子,仲姬美而无子,叔姬无好而生子兰,不能卫其子。”这里的“卫”是护、保卫的意思。衍义为防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