拧多少划五行属性?
“拧”字,左右结构,左为手,右为令。 手的象形文字初文是“又”“口”(或作“厶”),表示双手在胸前相合拜祭。繁体字的“又”,上面的一横表示顶戴的帽子,下面的一横表示披着的袍子;而简体字的“又”只有一个竖画,则表示持物、握拳。《说文》谓“又”:“手也。”“口”即“厶”,本指舌,《说文》谓“厶”:“私言也。”古人席地而坐,臀部压在脚跟上,所以手指能接近并且碰到嘴唇和下巴,于是产生了诸如“供”“享”“咀”“啃”等字。
后来有了座具,人的身体坐姿发生了变化,臀部离开脚后跟,大腿肌肉拉伸,为了保持身体的平衡,手臂必须外张,手掌必须外露并不断来回运动(如扇风)以维持身体的稳定感和舒适感。同时由于肌肉韧带的张弛关系,人们发现手指可以相互靠近甚至碰到一起了,此时为了表示手指间的接触点,便在手指头上加了一把“尺”(“指甲盖”的俗称)——这就是“拧”字的“扌”——的起源。
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小篆,“捏”字的字形演变可以看出,手指间那把“尺”一直是有的,而且始终在手指上方。秦统一汉字制小篆后,这把“尺”被移到了手指下方,变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扭”字。 “扭”字出现以后,作为“扭”字的异形字,“拧”字一直沿用至今。
关于“扭”字,还有一个小段子:明代田汝成撰有《西湖游览志余·闲中消遣》,其中记述了宋代杭州百姓在元宵夜抢灯笼的游戏——“观灯船”:“灯船之妙,一船各有一妇主之,以绸纱裹头,靓妆旗帜,自谓《灯船引》。每舟各有五灯,灯上书五字谜语,暗合五人姓名。凡舟行十数艘,逐歌逐舞,船无停留。”
其中,“灯船上之妇人”所唱之词叫做《灯船引》,这些妇女们头戴用纱绢做的面具,身着艳丽服装,手举写着谜语的灯牌,随着船队游弋而歌,歌词大意是:你猜我是谁?我姓吕名阳。我左手拿着一盏茶,右手拿着一个碟,身上还挂着一只鼓。你猜我是什么?我是一朵云中月。我左手拿着一支笔,右手拿着一块布,身上还背着几本书。你猜我是什么?我是一只大雁飞南方。…… 这首《灯船引》虽已难寻踪迹,但其中的形象却生动地保留在了一些古代绘画中——比如明人仇英所作的《清明上大园宫图》卷中就绘有四只彩旗飘飘的彩船,船上有许多身着各色服装的舞者,正在表演着击鼓、吹箫、跳舞、划船等多种文艺节目——这似乎也是唐宋时期“观灯船”游戏的再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