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的五行是什么?
“亢”,拼音为kàng(去声);繁体字写作“亢”,简体字书写的时候多作“亢” 。在《康熙字典》中,“亢”共有10个词条,均读kàng。其中第一条意思是“高”、第二条才是“亢”字本义——脖子筋肉突起。由此引申出来的意思是“直”、“高直”、“旺盛”等等。所以,“高强”可以写做“亢强”。
而“激”字的本义是“水向上涌”,因此有“激动”、“奋发”之意。后来借用在其他领域,表示一般意义的“刺激”、“鼓舞”等含义时,才用“激”。比如“激励”。 但如果前面有具体事物作为修饰语,此时通常用“激”。例如“激烈”“激愤”“激昂”——这里的“激”都是动词,“愤”和“奋”都带有情绪色彩,所以不能换用。 “冲动”不能写作“激动”,因为这里“冲”是指感情受到外界影响后的一种反应状态,和它对应的词应该是“克制”或“冷静”。至于“冲动”后面加不加宾语,视“冲动”的具体用法而定。
亢字,五行属木,康熙字典笔画14画。“亢”的字形采用“页”作边旁,表示与头有关,采用“庚”作声旁。本义:触,抵触。引申为高傲、不顺从、冲突、矛盾、不听话等
《说文》注曰:“亢,触也”,即引申为高亢、高傲
天文学术语。西汉前,“亢”是房星三、房星四合称。《尔雅·释天》有:“房,天驷也。其三,大明也。其四,灭爽也。七曰鹑火也。”,即房宿四颗星星中前面三颗星星是大明,也称天驷,是老、中、少三匹马,而最后一颗星星,即为房星四也称灭爽,与房星三合称亢宿。
《尔雅·释天》还注释说:“亢,大梁也。”即天梁星、天横星的别称,大梁在横梁之北,天横在横梁之南。二十八星宿之一的房星的第四颗星房星四的别称,属火。
《论语·里仁》语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的意思是:君子的道德好比是风,小人的道德好比是草,风刮到草上,草就必定要倒下。“亢”是古水名。即今河南的沁河和沁河支流黄沁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