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五行属什么吗?

皇甫泽浩皇甫泽浩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说文》解释“杰”字:木,杰也。从木。凡杰之属皆从杰。 段玉裁注:杰者,木之称。引申之为人才之称,训为杰出、不群、特出。 又注:此字当音厥(jué)。 许慎认为杰字的字形与义形都为木,故音同厥。后世的学者多认同这一观点,如康熙字典即沿袭了这一说法。 但现代学者大多倾向于把杰字归为牙音部,认为其读音跟“杰”的字形无关,并认为“杰”是由“桀”分化而来的一个字[3]。 我个人更欣赏这种观点,理由是汉字演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有时候一个字会经历多次简化,最后形成的文字与其最初的形体可能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比如“书”最初写作“書”,再变为“书写”“书本”的“書”;再比如“令”初文作“夌”,后又加指事符号“丶”作“令”等。 而“桀”和“杰”都是由“姜”字分化而来,“桀”是简化的“姜”字;“杰”则是繁化的“姜”字。 因此我认为“杰”应读jie(第三声)。

上面说的是“杰”字的读音,下面来说说这个字的意思。 关于“杰”的意思,汉代的经学大师郑玄作的注释是最好的。他在《论语·先进篇》注中说: 杰,异者也。任官政事,谓之杰。 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引用了这句话,并解释说: 杰,特出也。仕于朝,各治其职,则邦国兴矣。 郑玄说的“任官政事,谓之杰”中的“杰”字,指的是担任官职的人,这种人自然是人才,所以“杰”字的意思相当于今文的“杰出”。

但郑玄的话里有自相矛盾的地方,因为同一章节里他注解的“士,先吏而后工”里的第一个“士”字,指的就是担任官职的人了!他说: 有德位称者,谓之士。 这就说明,郑玄自己其实是承认“士”即是“杰”的。

我怀疑这是郑玄为了附会和诠释儒家礼乐所制造的术语混用了——其实春秋战国时的“士”是个地位很高的阶层,而“杰出”的意义是在西汉以后才发展起来的。

嵇元元嵇元元优质答主

在古代的八卦中,金、木、水、火、土各卦的卦名,都是以五行命名的。八卦和五行一样,都是我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体系——阴阳五行说的两个组成部分,它和五行相配而为用。八卦代表自然界的八个主要事物或性质:乾卦是天,艮卦是山,坎卦是水,震卦是雷,巽卦是风,离卦是火,坤卦是地,兑卦是泽。

在古代的五行说中,八卦和五行的关系十分密切,是相互配合,相杂为用的。例如,乾卦代表天,天属金行,因此乾卦通于金;坤卦代表地,地有肥瘦,有高下,土有刚燥,有潮湿,地属土行,因此坤卦通于土;震所代表的雷,声音宏烈,树木听到这声音便会茁壮地生长,有成长壮大的意思,于是震卦通于木行……。所谓“通”,就是有关连和贯通的意思。用现代语言来解释,例如乾卦通于金,就是说乾是属于金行的卦。如果知道了八卦所通的五行,那么就可以了解具有这种五行性的物象都会归之于这个卦,或者说这卦就包含有这种五行性的代表物。比如乾卦通于金,那么一切具有金属性的物象都会归之于乾卦,或者说乾卦就包含了这个金属性的代表物;乾卦代表天,天也包括金属性的代表物。又如兑巽艮三卦都通于金,也就是说,金性物象可以分别包之于这三卦,它们都是金属性和的卦象。至于这三卦的金属性有何区别,又和各种金行物的属性是否完全相符,古代的五行说没有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