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是指什么呀?
五行是古人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也是中医理论的一部分,认为世界是由五种元素构成的,而人体也是由这五种元素组成的 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这里要注意的是,五行并不是指单一的金属或火焰,而是指一个物质对应着两种性质,比如“金”具有肃杀、敛降的特性,也具有坚固、耐腐蚀的性质;同样,“火”具有炎热、向上的特性,同时也具有光亮的性质等等……
因为每个元素具有相互对立的特性,所以五行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相生相克。 相生就是指互相帮助,促进和谐。在五行中,有“生我者”和“我生者”之分,所谓“生我者”即母亲,滋养我的那个元素。而我生者即儿女,由我生长出来的那个元素。比如,在母体中,母亲的血液滋养胎儿的成长,那么血液就得行“生我者”之责,也就是“母仪天下”的意思了。而在母体外,婴儿吮吸妈妈的乳汁成长,那么乳汁就起着“我生者”的作用,是“子孝悌尊”的表现。
在人体脏腑中,五行之间也是相生相克的。如心属火,肝属木,木生火,则有“母仪天下”之意;而脾属土,肾属水,土生金,又有“之子于归”之象。 相克就是说五行当中的一行对另一行的抑制、克制作用。在五脏之中,肝木克脾土,心火克肺金,肾水克肝木。而在经络方面,《灵枢·本输》中说:“肺合大肠,阳明胃经起于鼻之交頞(è)中。厥阴心经挟膺(胸)络肺。少阳三焦经走颊车而后入耳。太阴膀胱经自目内眦开始……”
这就是说,五脏六腑通过经络与五官七窍、肢体四肢发生关系。而这种关系又是建立在五行相克的基础上的。如果某一器官发生病理变化,可以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来诊断治疗。用药物调节其相对平衡。中医学历来重视五行学说的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五行学说不仅是古代哲学的一种概括,而且在医学领域里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对于理解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用药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可以说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的灵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