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五行属什么区别?
五行学说最初源于道家,在中医领域中应用则起源于金元时期,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对此有过系统的论述,认为:“五脏之中,惟肝无形,而脾土附焉;肾非水也,而命门火寓焉……故经日:此土位也,此水火交也。” 这里所说的“土位”“水火交”实际上就指出了以脾胃为中心的运化功能——这是五脏中唯一有形而无气的器官,也是五行的中心。
对于木火金水四行,张氏进一步指出: “木性生发,心火宣散,肝气条达,胆气疏泄,此皆生生之气所由行也。” “金具有清肃,肺主肃降,魂魄灵机之动静皆由此发……金水相生,所以能制阳亢、止烦燥、消热渴。” “土位于中央,母仪四方,灌溉四维(注:指东西南北)。脾主升清,胃主承降,气机之升降出入,无不由此。湿士运化,依赖气化、火气,温煦腐熟,吸收精气,上输精微。” “水在道源,乃阴盛之地,其性滋润,其流必下。肾居腰府,内贮精髓,外灌四腔,劳劳不争。此如水源,莫不依赖太阳之光辉,土壤之营养,方得流行不绝。”
中医理论中的五行不仅反映了事物本身的性质,而且还体现了事物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这种关系被形象地称为“相生”“相克”。 在植物学中,这种相生相克的关系同样存在并且非常重要。比如:水生植物必须依靠土壤提供营养和支持,但其根却必须深植于水中才能生存——“土”对“水”的生养作用; 而寄生在树上的真菌——菌根,虽然从土壤中获取养分,但它却能将树的根向土壤深处扎,从而增加树根与土壤接触的面积,以提高吸收的效率——树木对菌根的依赖性。 另外,有的植物通过“化感作用”——即自身分泌出可以抑制其他植物生长的化学物质来保持自己的优势地位,这种作用往往会对异类植物产生杀伤效应——这实际上是五行之中的“克”的体现。 但这种克制是有条件限制的,往往是“有道之克”,是在“相生”的基础上实现的对立统一。 正如《黄帝内经》中指出的那样: “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