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历史名称是什么?
北京有一个称呼,自元代起沿用至今,却少有人知——中都。 为什么把“中”放在首都的后面呢?因为从金国开始,直到元朝,北京一直是全国政治的中心。 金灭辽之后,将南京(燕京)改为中都。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大都后,建城时考虑到“京师重地,关系甚巨”,所以特意选址于“大都城南近郊”,并将大都改称“中都”。 不过到了今天这座城市的名字又变成了“北京”。于是乎,一个有趣的问题来了——现在的北京简称“京”,那么“京”是怎么来的?
关于这个“京”字出现的年代,据考古学家研究,最晚在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北京就已俗称“京”,此二字同。 比如这时编撰的《宛署杂记》中就多次出现“京”字。 “本司属县五:顺天府辖之四,大兴、宛平二县。……县治去京师里数,大兴四十里,宛平三十里。” “京”字的另一种用法还见于当时北京的刻本小说之中。例如,李贽所著的《续水浒传》中就有“杨雄、石秀两个奔入京师来”一句;刘兑所著的《七侠五义》中也有一处“张哥回至京师,进见包公”。
那这“京”字到底是怎么来的呢?原因也很偶然。 原来,从明代中期以后,北京流行使用水银作为漆器的涂饰材料。用这种材料制成的漆器光泽莹润,十分美观,故备受贵族们青睐。 但这层光亮的光油一旦沾上灰尘,清洗起来就很困难,需要经常打蜡抛光。正因为如此,当时的北京城到处都有专卖“京”字商品的字号,如“京广”、“京瑞”、“京都”等,用来销售丝绸、颜料、墨锭等各种用品。久而久之,“京”字就成了北京的代称。 在明清时期,人们习惯上将都城附近的地方称为“京”,距离远的则不称“京”。尽管明太祖朱元璋最初将应天(南京)定为京师,但南京却不称“京”而称“南都”或“江宁府”。清承明制,也设江南省,且省会江宁府也不称“京”。山东的济南与河南的开封也不是“京”。不过,这种情况到乾隆年间发生了变化。
1751年,乾隆南巡,驻跸杭州。按例,皇帝出巡各地接待要尽礼,于是当地官员便专门建造了一座供皇帝居住的行宫。不过这座行宫的位置稍显尴尬,恰好位于杭州城的中轴线南端,不仅影响了城市的规划,而且也使乾隆感到很不方便。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乾隆皇帝灵机一动,干脆将杭州城北十余里的拱宸桥一带划为京师,并以“京杭运河”命名该地段的道路。
此后,杭州的城北便成了“京师”的代称。 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北方的天津和东北的奉天 (沈阳)。这两地和杭州一样,起初都不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但由于交通上的便利以及特殊的地理位置,在清末逐渐成为了重要的工商业城市。特别是天津,由于毗邻北京而又不受京城的诸多禁例限制,加上当地开埠较早,使得它在晚清以来迅速崛起,经济规模和人口数量均位居全国第一。
到民国初期,津京两地的经济实力更是碾压其他城市,因而人们习惯将这两地统称为“京”。例如清末民初著名的语言学家王力就写过一部书名叫《古代汉语》,全书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共约300多章。就在这部书中,作者竟30余次以“京”代指天津。 这种以都市代指其周边地区的做法其实是一种“反衬”,目的是为了彰显这些都市在全国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