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的故事1?
贝多芬是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他是从苦难中挣扎出来的,但他却给人们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贝多芬曾说过:“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绝不能轻易向它屈服。”他的一生经历了无数的不幸,但是,他凭着巨大的毅力,经过长期的勤奋劳动,在生命的最后十年中创作了《第五交响曲》、《第六交响曲》、《第九交响曲》和《庄严弥撒曲》等伟大作品。
贝多芬是贫苦家庭的孩子,在艺术的道路上靠自修,从小他在父亲严厉甚至残酷的打击下学习钢琴,几乎每天都挨打、挨饿,苦练到深夜,结果11岁就出徒了,这在艺术界中是少见的。
贝多芬26岁到维也那深入学习。30岁担任宫廷乐队指挥,这时命运的闸门无情地向他关闭了。他患了听觉障碍,这对一个音乐家来说是多么残酷的事情!当一个歌手不幸失声时,谁都知道这是多么痛苦的事情;但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不仅失声,而且还有失聪,那痛苦的确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贝多芬忍受了这种痛苦,终于创作出更加激动人心的乐曲。他失聪以后创作的乐曲使他自己成为世界最著名的音乐家,正如他在痛苦中写成的《降E大调钢琴协奏曲》那样,那巨大的、优美的旋律充满了胜利的喜悦,使每一个有良知的人听到这种音乐时,都会受到极大的鼓舞。
贝多芬一生没有过过一天的舒适、快乐的日子,一直奋斗到生命的结束。有一次,他的弟子催他去沐浴,他竟然回答说:“我没有时间快活。”这足以说明贝多芬始终在与困难作斗争,与病魔作斗争,但更主要的是与资本主义社会作斗争,他不愧为是人类最可宝贵的一位音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