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的故事10?
莫扎特的协奏曲和奏鸣曲的旋律优美、结构严谨,深得贝多芬的赞赏,他一有机会便改编莫扎特的作品以施展自己丰富的即兴演奏技巧。当时著名的音乐批评家、《音乐档案》杂志编辑卡尔·席利格,听了贝多芬演奏莫扎特的A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后,大为感动,在评论文章中兴奋地说道:“贝多芬用他自己创作的即兴华彩段落,几乎贯穿了整个乐曲,其奔放豪迈的气势,深奥博大的思想,丰富多采的手法,几乎使每一个人都兴奋异常。”
1787年,贝多芬由于穷困和母亲病重等变故,只身回到故乡波恩。直到1792年,在朋友和恩师海顿的热情劝说下,贝多芬获得波恩选侯的赞助,再赴维也纳。在波恩期间,贝多芬结识了莱茵河畔和波恩城的知识界,接触到进步民主思想:德国文学家兼律师吉罗,在1777—1789年任贝多芬父亲的律师期间,经常到贝多芬家做客,他给贝多芬讲巴黎的革命运动,培养了贝多芬自由主义的思想。德国政治家和启蒙主义哲学家希拉斯·戈茨,也是贝多芬的密友,希拉斯的政治见解,对贝多芬民主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曾起过决定性的作用。
1792年8月再次踏进维也纳的贝多芬,怀着“扼住命运喉咙”的宏伟气魄,向权威挑战。他谢绝了一切“以宫廷乐师终身职位相许”的聘请,成为自由艺术家,以自己的钢琴演奏和独具风格的创作,宣告了新时代的来临:他在钢琴上用充满激情的、粗犷的、甚至是咆哮般的强有力技巧,取代了莫扎特时代秀美、雅致、精巧的风格,并大胆创新和改革古典主义音乐的结构表现形式和钢琴的演奏法(譬如,他的作品中首次出现了踏板标记)。这些给维也纳音乐界以极大的震动,使他一举成名,被人们誉称为“莫扎特的继子”。贝多芬在后来的岁月里,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最后一位著名作曲家。在此后的30多年里,他创作了一百多部作品:歌剧《费德里奥》;9部构思严谨的交响曲;5部优美的钢琴协奏曲和1部庄严的华彩大提琴协奏曲;还有近30首钢琴奏鸣曲和16部弦乐四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