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故事在哪?
第一则
相传中国古时侯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凶猛异常,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就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 every year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有一年的除夕,来村子里的一位仙翁对一位留村守家的老婆婆说:"你若能让村里的每户人家挂起红灯笼,点爆竹,放响响,年兽就不敢近身了。"老婆婆将信将疑,但转念一想,"不试一试怎知真假……"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内灯火辉煌,感觉到年兽浑身战栗,暴躁如雷。这时天崩地裂,一声惊雷,将"年"兽炸得粉身碎骨,最后再也不敢光顾那个村子了。消息传开,下一年除夕,大家都知道利用爆竹和红灯笼就能将年兽赶跑,家家户户安度除夕,以庆团圆。
第二则
关于春节,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公元前五六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在竹节间放进木炭和硫磺粉等易爆物质,燃放后发出爆破的声音,称之为爆竹。在那个时候,爆竹只是用来吓跑妖魔鬼怪,还没加入喜庆的元素。后来,每逢重大节日和庆典活动时都有“燃放爆竹”的习俗,这才成为喜庆的方式。
五代十国时期,中国的手工业非常繁荣,有专业的作坊生产爆竹,称为“爆仗师”。据史籍记载,南唐有一位宫女进宫一年后未能见上皇上,于是她自制了一个“连环音响爆竹”,用木桶装上,待皇上到时点燃爆竹。爆炸的声音吓坏了皇帝的后妃和随从,该宫女也惨遭杀害。皇上十分后悔,下旨将该宫女装殓厚葬,每逢春节都要先放爆竹才允许王宫里放烟花。从此每年春节期间都要燃放爆竹,燃放烟花也只能在爆竹声响之后,这种习俗一直沿袭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