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欢是谁结局如何?
顾欢(420年-499年),字宝业,吴郡盐官(今浙江海宁西南)人,生于晋安帝义熙六年(410年),卒于齐明帝建武六年(499年)。南北朝时著名学者、文学家,年少时师从吴郡顾充,在吴中才学超人,有“吴郡三洪”(顾欢、顾宪成、顾炎武)之誉。
《南齐书》《梁书》《南史》中皆有其传。齐高帝曾想聘之为官,他拒绝并上表自陈,得以还家。建元元年(479年),周颙表荐其学行,齐武帝打算诏为国子博士,因辞让而未果。建武年间,曾应诏至京师。
顾欢博学多才,通晓阴阳历数之术,著有《周易》、《礼记》、《毛诗》、《孝经》义疏以及《三统历注》、《二典论》、《玄言》、《文释》、《众问》及杂诗赋等文章四百余篇,盛传吴、会地区,后人把他所作的著作编辑成集。
因顾欢精通天文历法,所造的“三统历”被称为“永初历”、“景初历”,在南朝齐梁之间使用。
对佛教思想颇有研究,撰成《夷夏论》一书,将儒家与佛教学说加以调和,对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梁武帝为其书所惑,于是大崇佛教,使南方的佛教盛极一时。
另外又在剡溪东山(今嵊州金庭镇与新昌羽林乡交界处,一说在新昌东乡)中凿岩穴以自居,因此顾欢也就被称为“东山先生”。卒,年八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