铋五行属什么?
《说文》有“金木水火土”五德,即所谓的五行属性;也有“刚柔表里圆方”等八德,以形容金属的不同性质;还有“精练齐匀微薄”等四德,用来描述冶炼的程度如何 (许慎:《说文解字·金部》) 铋,《汉书·地理志》曰:“豫章郡出铋锑。”颜师古注引应劭云:“铋锑皆铅矿也,烧之可得丹,丹可服。服之不老不死。”又曰:长沙国出铋锑。颜师古注同。 由上可知,东汉时的典籍中已有关于铋的记载了。然而据现代研究证实:湖南、江西、广东等地发现的含铋矿石,其成因并非天然形成,而是古人经炼制所得(王爱民、杨明忠:中国人工铋的发现与研究简史,《有色金属材料科学基础研究》第17卷,2013年)。这说明古代文献中的某些铋产地的记载很可能是后人附会的。根据上述资料来看,古人似乎将铋当作一种矿物和药物同时来对待了。 至于铋的五德,由于年代久远,难以考证。但我们可以通过现代人的研究成果来看看古代的炼铋技术如何。
目前对铋的研究多集中于元素本身及其化合物方面,而对古代人工铋研究的较少。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近代学者是如何阐述古人的炼铋技术的吧! 清人梁廷柟在《竹庄抄华篇正补汇编》中记载道: “取雄黄、硫磺各四两,入坩埚内煅,每伏时取出听用。另以生汞二两,砒霜一两捣碎,入锅炒,俟砒尽为度。再将雄、硫二药入锅再煅。如此数次,其色变青而紫。将前次听用之物入锅再合煅成者,即成铋锭矣。”
以上这段文字是清代人总结出来的比较符合当时炼铋方法的记录,其中的炼制过程包括原料选取、配料比、烧制温度等等,较详细地说明了当时的炼铋方法。其中还提到了两种辅助性材料——朱砂(HgS)和砒霜(As2O3)。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当时的工匠们已经能初步掌握砷和汞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反应条件。他们利用砒霜和硫黄在高温下生成的三氧化二砷来熔化汞,再用三氧化二砷与未熔化的硫化汞反应生成金属汞。这可以说是炼铋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之一。
另外,这种工艺中还使用了坩埚,说明古人对坩埚的使用已经非常熟练了。由此可以推断古人对各种陶器的性能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