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五行什么属性?
“德行”二字,首见于《礼记·中庸》:“故为君子者,其道莫大乎以德服人。” 德者,得也;行,人之道路、品行。《周礼·地官·司徒》引《保傅》篇云:“天子之学,立太学,置博士……既立三老之学,设三老之位而正之。”古者年齿高者居中而坐,少者立两旁,所以敬问事焉。又引《大戴礼·保傅》篇曰:“天子之子,自少好善,孝悌恭谨,动不失仪。冠而识字,不骄不佚。”“此谓德之本也。”所以后人论起德行来,总是先以德行二字来冠冕天子诸侯及士庶的。 那么什么是德的本性呢?《礼记·中庸》说得明白: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可见德就是生命本然之理,也就是人性。这个天性是万物所共有的,所以说“天命之谓性”,这是就生物而言。但只有人能够“率性而行”——顺着这份天性去行事,这才是德之所至。 所以德又是人道,它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规范。不过这规范不是由某个人定出来的,而是自然之道在人间的体现——随顺天人之间的这份关系,努力促成这种关系在人间的正常化,这便是德的意义。 从这一层面来说,道德是人类的共同价值诉求。但这种追求怎样成为现实呢?这就需要教化了——“修道之谓教”,用儒家的话来说就叫“克明峻德”(《尚书·尧典》)。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从这个道理来的。
因此古人说“厚德载物”(《周易·坤卦》),德是天地之物,有大地一般的宽容和气量,方能承载万物。所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卦·彖传》),意思是说,天在上,德性像大地的宽广包容,才能载得起万物。反之,如果没有那份德性,就好比没有地基的楼房一样,不可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