迏五行属什么?
《说文》云,“达,畅也”,从辵,羍声。段注曰:此字当兼会意。凡言达者,其义皆通。谓行得通,到得了也。 从辵表示与行走相关,达的本义是“通达”“到达”。如《礼记·射义》有“设弓矢于左右堂,而习射焉,射中者进而拜之,射不中者退而立”,又《孟子·公孙丑下》称“圣人之行不同;伯夷,圣之人也,清闲简易而不犯手,何哉?”“非其义,不受其利;轻辞让,薄财物,恶受辱没,毋乃他人之言,作君子之行,故曰‘贤良’。”
达的引申义有“明白”“通达事理”等。如《论语·季氏》载孔子语有“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又《荀子·宥坐》载孔子语有“恭,有礼也;俭,有余也。”这里说的都是人应当“明达事理”、言行得当的意思。 达到“明达事理”的状态就是道德修养的目标和最高境界了。于是又有“道德”之意。如《韩非子·饰邪》有“知书而后能算数,能算数而后能分金钱”,又说“今夫人有七尺之形,百骸之和,智虑有所能,体力有所待。夫一人之身各有百体,不可偏废者也。”这说的是人的智力、体力各有所能,但也都各有所待(指依靠别人),必须相互合作、相互配合才能完成使命,实现“达”的意义。
由人身上的部件,我们又能引申出治理国家也应该“德治礼法”,使民“各得其宜”,即所谓“政达民和”。这是把“德治”视为治国理政的最有效方法,也是达的最高境界。《礼记·中庸》指出:“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除了作为名词的“德行”之外,德的其它语法功能主要充当动词或形容词。其中用作动词时,可带对象“人”,亦可直接带宾语,例如“德施(给)人”“求其德”(《庄子·逍遥游》)。用在名词前作状语,如“品德”“仁德”“守德”“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