騤五行属什么?
“騤”字是一个形声字,音kui,本义是马行迟缓的样子 。《说文》解释为“马行迟也”;段玉裁注曰“凡行迟谓之騤”。“騤”字由形体结构和读音构成。从字形上看,“隹( zhuan)”表声音,“旂(qi)”指旗帜。“旗”的上面一横表示它是竖着立的,下面两横表示它是由许多小旗组成。 “旗”字的演变过程如下 所以,“騤”字本意就是 马儿垂头丧气地慢悠悠地走,有点像现在所说的“懒洋洋”、“慢慢腾腾”、“无精打采”的意思。 除了本义,“騤”字引申出很多其他意思,如:
1.疾风。 《诗经·大雅·棫朴》有“芃芃棫朴,树之榛榛,衣冠楚楚,顺彼长川。”其中“顺彼长川”一句是说顺着那滚滚的长河。这句话中的“楚楚”是指衣服整齐鲜明的样子。整句比喻人才济济。如果换成“騤骙”来形容这人才众多的景象就更合适了——马儿健旺,跑起来的时候马蹄轻盈而迅速,身上披着的鞍鞯明亮而又整齐。
2.雄马。 《礼记·檀弓下》载孔子的话“吾未见刚者……夫子曰,‘求,尔何如?’对曰,‘余尚未得夫刚焉。’”其中的“刚”就是指雄马,而不是特指那种特别有力的雄马,所以孔子的学生子贡回答说他的马虽然长得高大,却不够雄壮。
3.通“夔”。传说里掌管音乐的官。 《周礼·春官·大师》中有“大师,掌六艺之法。……小师,教鼓鼗(tao),舞羽吹龠(yue)”。其中的“鼗”就是拨浪鼓,“龠”是一种像箫似的管乐器。整句话的意思是太师主管六种才艺的学习,小师教导用拨浪鼓伴奏的歌舞和吹奏排箫。掌管音乐的国君叫“颂”,相当于后来的“乐正”或“太常”;负责教习音乐的国君侍从叫做“瞽”(gu)。“瞽”就是眼睛瞎的乐师。因为古代乐师都是瞎子,所以“瞽”后来专门指称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