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字什么五行?
尔,汉语汉字,读作ěr ,最早见于金文,形声字,其本义一般认为是复姓“尔朱”的二声的简称。引申指“你们的”“你的”、“他(她)们”等等。又用作语词,助词等。由“你们”“你的”等义项所组成的句式和语句,在现代汉语中较为多见。
古文字学者一般认为,“尔”是个会意字。金文作㚮(图1),上面是“未”的字形,下面是“戈”,合起来表示用兵器比划“未”的意思,即《说文》所谓“象戟矛之形……《周礼》曰‘殳’。”段玉裁注云:“殳者,兵也。今人谓之棍棒曰殳。”可见“殳”在古代是一种长杆武器。“㚮”的金文字形与“殳”的古字形颇为相似(仅少一横画),可见其音近义通。小篆作𣙽(图2),隶书变易为尔。
东汉许慎根据当时的读音,误把“爾”字归入“言部”(《说文•爾部》);南北朝时代,南梁顾野王考证其音如“耳”,则并入“耳部”;后来隋陆法言著《切韵》,唐朝孙愐著《切韻》,北宋陈彭年等编《大字典》,都沿用旧音,将“爾”放在“耳”部,一直到现在,普通话词典都是这样处理,即把“爾”归位于“耳”。然而古文字资料却表明“尓”应归入“示部”(图3),因为它的本义就是祭祀用的酒器(参见上揭金文字形)。《说文·示部》:“䂟,祭酒器也。”清代段玉裁注:“䂟,亦作爾。”段玉裁既是晚清大学者,又是著名的文字学家。他说的很对,从“��”到“爾”,或者说是“䂟”,本来都是“祭酒器”的形象。“�”下加“口”表示“祭祀”之意。而“[��]”字,则是在“䂟”基础上省形造字。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䂟,假借为尔。”证明汉代以来,“尔”被用于代词后,其本义逐渐淡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