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属于什么五行?
“五行”这个概念最早出自于《尚书·洪范》,原文如下: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变革),土爰稼穑(种植收成)。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这里的“五行”指的是五种物质属性,这五种物质属性分别对应着五种基本味道:酸甜苦辣咸。
后来人们进一步将这五种味道与其他性质相联系,从而形成了所谓的“五味归经”说。 所谓“五味归经”,即是指酸入肝胆,苦入心脾,甘入脾胃,辛入肺胃,咸入肾膀胱。 如果加上阴阳理论的话,那么就可以把“五味”与“五行”以及阴阳结合起来。
具体是: 木(阳)性味:酸; 火(阳)气味:苦; 金(阴)气味:辛; 水(阴)气味:咸; 土(阴阳)气味:甘。 这个结合非常紧密,从五味的属性可以推知相对应的五行及其阴阳属性,而五行的变化又可以推演出五味的变化。
当然,这个理论也是后世医家总结的,在汉代已经有出现,如东汉时期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中就有提到“诸病以苦为先”(即指苦味药多能治疗热证)、“辛以泻之”(即指辛味药多能疏散外邪)等等。 再往前追溯,在战国时期已经有人开始研究味觉与药物的关系。
如《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酸化肝”“苦化心”“辛化肺”“咸化肾”“甘化脾”的观点。这种观点为中医方剂学中“君臣佐使”配伍原则奠定了基础。
至于咸味,在五味之中属阴,属于化阴的范畴,自然与肾经关系最为密切了。 咸味药能够治证的范围自然也包含了肾虚相关的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