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五行是什么?
“上合观象”中的“观象”就是观察天象,主要指日升月落、星辰变化等。《礼记·曲礼》指出:“奉旨视祲(zhì)。”孔颖达疏:“祲,妖气也……言奉王命而视此妖气也。”这说明至少在周朝就有专门负责观察天象的史官了。 古人很重视观测天象,认为天上发生什么事情都要与地上发生关系。这种观念源于《尚书·洪范》:“曰雨,曰旸(yáng),曰燠(yù),曰寒,曰风,曰雪,曰霖,曰露,曰霜,曰彗,曰孛(bèi),曰奔,曰曜,曰烛,曰陨,曰晦,曰朔,曰弦,曰望,曰既望,曰晦。”这些名称有些是从日月运行的角度定的,如“雨”、“旸”;有的是从天气现象方面定的,如“燠”、“寒”;还有的是从物候方面定的,如“雪”、“雨”等等。这些名称都代表了古代天文学家对于各种天象的认识。
除了记录天象外,还须结合阴阳五行理论进行解释。在战国时期出现了以阴阳五行判断吉凶的一派,《黄帝内经·灵枢》中有记载:“帝曰:善。余闻五运之数,五岁为一周期,不及太过,其气如何?岐伯曰:五岁之中,各有金火水土寒热平凉之分,故曰四气。左右上下,方园左右,各有所位,各有分司,不得相假。”这段文字说明当时的医学家已经用到了阴阳五行学说并且将它应用于四时气候的解释中。汉代的医书《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更具体地阐述了五运之气,对后世影响很大。
随着阴阳五行学说向政治领域的渗透,它和天文历法联系在了一起。汉哀帝时曾经因“孝文十四年正月癸亥,日食;三月,彗星见”下诏让博士议罪。所谓“彗星见”其实就是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有异的现象,这在唐代窦叔向的《汉书新义》中也有记录:“凡斗柄东指,日出于辰,为春正;南指,为夏正;西指,为秋正;北指,为冬正。正月建寅,二月卯,三月辰,四月巳,五月午,六月未,七月申,八月酉,九月戌,十月亥,十一月子,十二月丑。”这种把天象、时令和地理区域一一对应的方式,实际上反映了统治者的愿望,即希望天下万物都能按照君主的意志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