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阴阳何为五行?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抽象概念,是古人对自然界两种相反相成的物质或现象的总体概括。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明代医家张景岳指出:“阳无形可指,阴无形可见;阳无声可有,阴无位可定”(《类经图翼·经络》)。
可见,阴阳是一种运动、一种状态、一种关系。它没有具体的形态结构,没有固定的位置,只有相对属性。所以,我们只能把握阴阳的运动与变化规律,而难以用现代科学的语言对其作出具体界定。 五行,在古书上指木、火、土、金、水五个元素,后来逐渐发展成包括生理、病理、养生及诊断等在内的一门学科。
中医将自然界的五大元素与人身的五脏系统及相关生理功能联系起来,认为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指导着医疗实践。 五行的观念来源于古人对宇宙的观察,他们发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大自然呈现出生生不息的变化。
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循环往复。于是,古人把这一现象称之为“天人相应”(《黄帝内经·疏五过论》)。 人身上也有五行。《黄帝内经》云:“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灵枢·海论》)。
也就是说心脏是人体五脏六腑的中心,人的精神活动都依赖于心脏的功能。中医将其归属为“火”,而其它的“肝木”“脾土”“肺气”“肾水”则是根据脏腑的特殊功能和相对应的时节气候而确定的。
春天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这恰似肝脏的功能表现——生发有序。中医将肝脏的特性归属于木——生长化收藏中的“发”,故称“肝火”。 夏天炎热,人的阳气旺盛,这时如果肝火太旺就犹如烈日当空,灼伤津液,出现烦躁易怒、口干舌燥、口腔溃疡等症。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人在这时情绪较为稳定。但若是肝气亢奋,情绪容易激动,则影响“秋收”,气机不畅,就容易生病。
冬天寒冷,万物沉寂。若体内有肝火,犹如体内有“火山”,虽然暂时不会爆发,却不断地蕴蓄能量,一旦遇到外邪入侵或者情志刺激,就将喷薄而出。
当然,人体的“五行”并非单一存在,而是互相影响、彼此制约的。如心火过于兴盛,就会煎熬肾水;肝火太旺,就会克伐脾土……总之,所谓“五行”即是建立在“相生相克”基础上的“五者之形”,即生命运动的五种基本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