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耳朵五行属什么?
耳者,肾之窍,位在三阳,内通脾土。《黄帝内经》指出“耳者,宗脉之所聚也”、“五脏六腑之气,皆混然平布,如天地之交泰也……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于下窍;清气在上,浊气在下,自然之理也。” 耳是人体唯一天然而又惟一始终对外界刺激极为敏感的器官。
首先,它具有感受外部信号的功能,能对声音和电信号进行定位。 其次,它能够对这些信号进行放大和处理。 最后,它能将处理后的信号通过神经通道传送给大脑,产生动作电位,进而引起听觉、平衡等功能的实现。 从中医角度来看,耳朵不仅是分辨声音、接收信息的器官,还是一个重要的穴位集中区。
中医学认为,耳部有很多经络分布,是奇经八脉之一、足少阳胆经循行的部位。还有督脉、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太阳膀胱经等经脉都直接或间接经过听宫(此三穴位于外耳道底部,张口时可容一手指)、听会(在耳屏前方,下颌关节突后缘,乳突顶端下方凹陷处)及翳风、完骨等穴位,这些穴位都与经络脏腑密切相关。
比如:
1.听会主聋瞽盲。此二穴均为治疗耳聋的常用穴。听会穴,别名水沟,属于胆经穴位;而翳风则属于胃经穴位。古人认为本穴可治“耳目之病”“身热头痛”。现代临床研究发现针刺这两个穴位对于周围性耳聋有非常好的疗效。对药物难以控制的高烧也有较好的功效。
2.听宫主治耳鸣、耳聋、聤耳,有滴耳、洗耳的作用。该穴位于耳中,前与听会相邻,后与翳风相连。古人称此为“耳门”,认为本穴为“足阳明、少阳之会”。凡耳之病症,皆可取用听宫穴。
3.翳风主治耳鸣、耳聋、口眼歪斜、面肌痉挛。该穴在耳垂后方,当乳突尖与下巴凹之间的凹陷中。由于本穴具有祛风化痰、通络止痉的功效,因此可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面瘫,特别是舌咽麻痹、言语不清者有特效。
4.完骨主治头痛,齿痛,目赤肿痛,口干口苦,喉痹,咳嗽痰壅,暴喑,瘿气,瘰疬。该穴位于后颈部,耳后高骨凸起处的凹陷中。因本穴物质由肾经输送而来,又系肾之腧穴,故有补益肾气的作用,还能滋肾阴、泻肾火。因而对肾虚所致的腰膝酸软、下肢无力、阳痿、早泄等有较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