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中月指什么?

黄斌斌黄斌斌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是古人把世界万物分为五种属性,以作为记忆、分类和归类的方法或依据(这也是五行的“行”字的意思)。这五个属性是:金、木、水、火、土。 “十二月”的“月”指的是月建(也作“朔”、“月朔”或“月初”),也就是每月的初一。古代用“置闰法”调整阴历月份与阳历季节的变化,使冬至、春分、立夏等节气能够准确的对应到农历月首的位置上。通过干支计算年月日时很容易,而计算阴阳历月就稍显复杂了。

由于古代缺乏精确的测量仪器,古人只能大致估算并观察节气规律来调整月首的日子,因此出现了“月中”这个概念——并不是正中的意思,而是说一个月即将结束的时候,这一天的月建(即下一月的月初)与当天月亮位置关系最近的干支。比如五月十一日的月首(初一),月亮位于乙未日,但根据“置闰法”,该月有二十一(3×7)天,所以五月十二日是甲午日,这一天月亮与甲午日的地支午中一阳居中的天干甲最接近,所以称为“五月甲午旬中间”;同理,六月十七日的月首(初一日),太阳位于丁未日,而十六日以后为闰月,所以六月十八日为丙午日,这一天月亮与丙午日的地支午中一阳居中的干丙最接近,所以称“六月丙午旬中间”。以此类推。

《黄帝内经》用“子午流注”形容时辰流动的性质,其原理也是基于十二正经在每个时辰中各有一经循环运转,而每月中有两个“子午流注”周期。这是用阴阳气化的运动描述时间流动的规律。而《灵枢·岁露》用“月中”来形容月建位置,似乎是在说明月球围绕地球旋转的规律,但实际上它是通过观察月亮在月中的运行轨迹得出的近似结论:一个月终了之时,月亮通常位于黄道(太阳轨道平面与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的交角处)上的某个位置的某颗星附近,而这个位置在阴历每个月都有不同,就像北斗七星在夜空中的位置在每个月末都不一样一样。只不过月亮位于黄道位置时,往往会有日月食发生,所以古人在“月中”之后往往会加上“前后”二字进行表述。

衡虎衡虎优质答主

月支生肖是人出生之年所属的生肖与农历二月份的地支生肖相对应。比如,虎年出生的人,月支生肖就是虎。

从生辰八字来看,年柱代表我们出生时的季节,月柱代表一个季节中的月份,时柱代表一个具体的日子中的时辰,剩下的日柱在农历中没有具体的名称,所以古人赋予了十天干以与月对应的名称叫月值。比如:农历二月份对应的天干是己,二月人就叫己月人。

因为人出生时各种外界信息的干扰和内在信息的变异,所以导致我们在性格上、脾气上、体质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有些二月人看起来很瘦,而另一些二月人却看起来很胖;有些二月人很厉害,有些二月人却很温和。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