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中月指什么?
“五行”,是古人把世界万物分为五种属性,以作为记忆、分类和归类的方法或依据(这也是五行的“行”字的意思)。这五个属性是:金、木、水、火、土。 “十二月”的“月”指的是月建(也作“朔”、“月朔”或“月初”),也就是每月的初一。古代用“置闰法”调整阴历月份与阳历季节的变化,使冬至、春分、立夏等节气能够准确的对应到农历月首的位置上。通过干支计算年月日时很容易,而计算阴阳历月就稍显复杂了。
由于古代缺乏精确的测量仪器,古人只能大致估算并观察节气规律来调整月首的日子,因此出现了“月中”这个概念——并不是正中的意思,而是说一个月即将结束的时候,这一天的月建(即下一月的月初)与当天月亮位置关系最近的干支。比如五月十一日的月首(初一),月亮位于乙未日,但根据“置闰法”,该月有二十一(3×7)天,所以五月十二日是甲午日,这一天月亮与甲午日的地支午中一阳居中的天干甲最接近,所以称为“五月甲午旬中间”;同理,六月十七日的月首(初一日),太阳位于丁未日,而十六日以后为闰月,所以六月十八日为丙午日,这一天月亮与丙午日的地支午中一阳居中的干丙最接近,所以称“六月丙午旬中间”。以此类推。
《黄帝内经》用“子午流注”形容时辰流动的性质,其原理也是基于十二正经在每个时辰中各有一经循环运转,而每月中有两个“子午流注”周期。这是用阴阳气化的运动描述时间流动的规律。而《灵枢·岁露》用“月中”来形容月建位置,似乎是在说明月球围绕地球旋转的规律,但实际上它是通过观察月亮在月中的运行轨迹得出的近似结论:一个月终了之时,月亮通常位于黄道(太阳轨道平面与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的交角处)上的某个位置的某颗星附近,而这个位置在阴历每个月都有不同,就像北斗七星在夜空中的位置在每个月末都不一样一样。只不过月亮位于黄道位置时,往往会有日月食发生,所以古人在“月中”之后往往会加上“前后”二字进行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