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怎么看五行?
这个问题,我十几年前做过科普。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首先,必须承认的是,在现有的心理学体系中,是没有“五行”这个概念的;其次,谈谈为什么会这样: 人格(personality)这个词是德国心理学家威廉·冯特(Wundt)在1879年提出的。他提出了西方心理学的第一个实验研究课题——“感觉现象(the problem of sensuatation ”),并用“内省法”来研究“感觉现象”,由此开启了现代科学心理学的研究范式。
在冯特之后,美国的J.McVicker在1904年编辑了《人格:心理学研究文献目录》,收录了以前与人格有关的512篇论文和96本书,由此开启了人格心理学的研究。1910年的美国,出现了第一门以“人格”为主题的课程;1913年,美国人格心理学协会成立并出版了协会刊物《人格》。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个体差异研究的复兴与“人本主义”的盛行,人们对“人格”的研究日益重视起来,到了现在已经是心理学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 在这一百多年里,人们用实验法和测量法对人的性格、气质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人格心理学。而在这些研究中,人是被看作一种没有偏向、没有偏见的客观存在,是以物质世界的形态存在着的(虽然有时候也会犯错误)。所以,从心理学的立场来看,是不存在“五行”这种说法的。
但,这是不是说中国古人就没有看见过心理的差异呢?当然也不是这样的。比如,《论语·阳货》中就有记载: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这里就提到了“泰”和“骄”两个词,一个形容“君子”,一个形容“小人”。这两种状态,正是由心态的不同导致的:是君子还是小人,很多时候取决于个人的内心。只不过,孔子认为小人的心态是处于一种失“泰”的状态,而君子的状态则是处“泰”。
那么什么是“泰”呢?《周易·乾》中有言:“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说,要像天一样,刚健不息,不断前进。这也是我们常说的“积极向上”的意思。一个人如果拥有了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很多事情自然就能迎刃而解;而如果缺乏这种态度,整天怨天尤人,那人生恐怕就要糟糕透了。 所以,从孔夫子开始,中国人就懂得调整自己的心态。你问为什么?我说因为天地都在运转啊!你问我为什么天地在运转?我说因为你自己会转动啊!你问怎么转?我说端正你的态度,该努力时努力,该放松时放松…… 总之,从“天人感应”到“五行”,再到“心性的修养”,古往今来的智慧者一直在寻找着人生的幸福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