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属五行什么属性?
“岂”字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五德始终说盛行之时,其含义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的: 先秦时期用的较多的是“岁星纪年法”,也就是以木星周年运动为周期划分年份(12年为一循环);同时以十二辰表示一日之四时,分别用四种动物标志——子鼠、丑牛、寅虎、卯兔标志凌晨、上午、中午和下午的时间段,每时间段三个时辰,合而成一天。
这样,一天二十四小时分别用子午寅申巳酉戌亥标示,十二地支周而复始。由于一个公历年份有两个立春,一个在农历正月,另一个在腊月,所以一整个公历年又称为“岁”或“太岁”。以建寅之月为岁首的孟春正月又称“岁首”。 这种记年方式有一个缺陷:每年开始于何时无法确定,因为子丑寅卯四个地支一天之内完成循环。为了确定每年正月初一的具体时间,人们想了一个办法,就是每隔三年左右增加一个月,让立春不在正月,而是提前到腊月。这样的结果是每年初一的具体时间能确定了,不过每年多了一种新的月份,从而增加了计年的复杂程度。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到了一定的年代,每月就多出了几天甚至更多的日子,原来简单的计时方法就变得很不实用了。这就是所谓“闰月”的起源——在古代,每逢闰年初一,要拜太清宫和玄坛。
在这种记年法下,公元元年之后的“何年何月何日”是非常容易计算的,但是在此之前就不那么好算了。如果遇上某个帝王在位期间恰好没有发生闰月的情况,那他的生日肯定也是非常有纪念意义的一天——这个时候就要计算他即位以来的第几年了,这个岁数就用“岁”来表示。如唐宪宗李纯元年和年的分界线就在他的生日八月初五,他生日当天就称为“上辛”,这是从夏商周三代开始沿用下来的一种祭祀活动。
宋元之后,中国进入封建社会后期。随着阴阳五行学说逐渐没落,“岁星纪年法”也逐渐被“干支纪年法”取代。干支来源干支为甲骨文之象形文字,“十干”包括甲(ajia)乙(yibia)丙(binga)丁(dingba)戊(wuga)己(jiiba)庚(gina)辛(xinba)壬(rinal)癸(ziga)。 “十二支”包括子(zi)丑(ni)寅(yin)卯(mao)辰(chen)巳(si)午(wu)未(wei)申(shen)酉(you)戌(xu)亥(hai)。
每个天干地支配合在一起形成六十对排列组合。每一组配都代表一年,从甲子年开始第一对,按照顺序一直排下去,六十年后回到第一位甲子。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止。每一个世纪有六十个甲子,每个人出生时都有属于自己特殊的“年号”。 用干支纪年法不用考虑闰月问题,计算方法简便迅速,因此深受历代统治者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