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和五行属什么?
月建是依据月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变化划分的,一个周天分为十二段,每段对应一个地支,分别命名为“子月”“丑月”……“亥月”,这样依次循环往复。 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这五种物质的运动方式。因为宇宙万物都可以归结为这五大类物质的循环与变化。 五行的性质: 金: 金主义,具有坚固、清洁、肃降的特性。
木: 木主仁,具有生发、条达的特性。 水: 水火主礼,具有滋润、向下、向下的特性。 火: 火主信,具有炎上、向阳的特性。 土: 土主仁,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的特性。 金木水火土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用以下五句话来表示: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月相的变化被比作五行相生相克的体现。月初新月状如木,月半上弦犹如火,月末下弦宛如土,月首残月仿佛金,月中满月经如水。
以人体而言,当月亮位于头顶正中时(午月),人的能量是最强的;月亮由东而升,运行到头顶偏左或右侧时(卯月未月),人的能量逐渐减弱;而当月亮运行到西南或东北之地(酉月寅月),其引力对人最大的作用是消长平衡。 可见中国古时对于天文的观测是非常细致的,现代天文学的许多成果都是来源于古代中国人丰富的观测经验。
一月,万物始生,故曰发。二月,始生,而萌芽未达。三月,纯阳用事,万物悉皆荣。四月,阳无余气,阴气欲起。五月,阴气益盛,物毕壮。六月,阴始加,炎暑始衰。七月,阴气既胜,贼害万物。八月,阴附于阳,微杀乃行。九月,阳气微达,杀气浸行。十月,阴气用事,阳气复始,微达可温。十一月,微阳在下,其气可含。十二月,阳气犹藏,万物尽下。
所以,一、二、三月为春季,春季属木。四、五、六月为夏季,夏季属火。七、八、九月为秋季,秋季属金。十、十一、十二月为冬季,冬季属水。春夏秋冬为四时,为四象。而每季第一个月为孟,如孟春正月,孟夏四月,孟秋七月,孟冬十月。第二个月为仲,如仲春二月,仲夏五月,仲秋八月,仲冬十一月。第三个月为季,如季春三月,季夏六月,季秋九月,季冬十二月。孟、仲、季,为该季的细分,为三才,三才加四象就是十二地支。
那么地支五行配属就是十二个月的五行配属。寅、卯、辰为春季木,巳、午、未为夏季火,申、酉、戌为秋季金,亥、子、丑为冬季水。孟、仲、季为三才,天为干,地为支,而天包罗万象,天干为十,即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按万物阴阳对应关系,天干以奇数为阳,即1、3、5、7、9;偶数为阴,即2、4、6、8、10。阳干包括甲木、丙火、戊土、庚金、壬水。阴干包括乙木、丁火、己土、辛金、癸水。故十天干按阴阳分配于四时,如春季包含甲木和乙木;夏季包含丙火和丁火;秋季包含庚金和辛金;冬季包含壬水和癸水。四时中每个时支有三个,如何分配呢?先分配阳干,甲木、丙火、戊土、庚金、壬水配属该季第一个月。按万物属阳为生,故阳干代表该四象生旺所处的月份,如一、二、三月为春季属木,则甲木为生旺,二、三、四为夏季属火,则丙火为生旺。如此,甲木、丙火、戊土、庚金、壬水都分配给该季的第一个月即孟时。然后分配阴干,阳配阳,阴配阴,甲木所配置的为乙木,丙火为丁火,戊土为己土,庚金为辛金,壬水为癸水。木子配该季的第二个月(仲时),火子配该季的第二个月,如此类推。最后还有三土(戊土、己土、辰土),如何分配呢?五行中,土为万物之母,生养万物,为库,为包容,本身属阴,而土分阴阳为戊土和己土。土居中央,为枢纽,是万物升降的关节点,如万物生长至土则下降收敛,为收获季节,以归根收藏为生(长)。
所以包含土的三个月(辰月、未月、戌月)在四时上就跨了两个季(二分和二至),即分、至之月。前半月为上一个季,后半月转为下一个季。这两个分和至的月份土为生旺,由于戊土和己土不分阴阳,两者皆可为库,即包容万物和生养万物,可旺可生,因此二月、八月和十月中,戊和己可任意分配。最后分配辰土,辰土为湿土,为土中之王,为土库极点,而辰又为龙位,为水所居之位,为潜伏待发之象,故可为生。如辰月配三月,可为升发,二月为荣盛,正月为收藏。如辰月配九月,九月为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