焯楷五行属什么?

鱼梓诺鱼梓诺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焯”姓,读作(zhào); “楷”姓,读作(kǎi) 姓氏源流 源于姜姓,出自炎帝裔孙伯夷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记载,上古时期,神农氏(神农炎帝)属姜姓族,他的后裔中有伯夷和叔齐两位贤德之人,由于他们让位给武王,所以周灭商后,把他们放逐到太原郡(今山西附近地区)。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公子重耳为了避祸,也流亡到了该地,并受封于郑国(今陕西华县)。伯夷的后代有个叫叔绰的晋国大夫,在赵襄子手下做司寇一职,其子孙遂承继了祖宗的字号,称叔绰氏。后来,叔绰氏中的有的人被赐爵为大夫,并在鲁国做了司空,此人不但勤于政事深得鲁君宠信,而且为人刚直不阿,深受国人爱戴。

由于他勤于公事,所以经常中午不回府吃饭,就在官署用饭盒带着干粮,等到办完公再回家。有一次正好赶上鲁国大夫季桓子宴请各路大夫,叔绰虽然被尊为上宾,但依旧是不辞劳苦地忙前忙后,最终却只捞着个吃残菜的资格。后人评价他是“自言饥食菜,人谓厕中草”。

叔绰死后,鲁国百姓都很怀念他,在他墓上建起了一座高高的纪功碑,以此纪念这位勤政爱民的好官。

另外,西周初年,周公旦辅佐周康王期间,曾两次发布典章制度,即《周礼》和《仪礼》,其中多涉及士大夫的冠、婚、丧、祭等礼仪规范,对后世影响极大。在这两部典籍中,都有“楷式”或“式楷”的字眼出现,也就是说当时有一种名为“楷”的式样,被用于制作冠帽子、酒器、乐器等物。

关于这种“楷”的模样,东汉学者郑众在解释汉制冕服之冠时说:“孝文皇帝十九年,亲践阼,始立太子,大赦天下,令群臣朝贺,荐绅先生难言之。于是孝景皇帝采古礼,定作元衣,以朝日,冠六旒,冕十有二旒,乘舆载鼓,备五时色。至于乐则广庭正坐而奏之。及至孝宣皇帝感朱博白霸之议,元帝赞张禹王嘉之言,是以近世冠帽或有屋形。屋形之制,盖取诸此。”——这说明汉代的冠帽是有“屋形”的,而这种有“屋形”的帽子,很有可能就是来源于先秦时代的“楷”。那么,这种“楷”究竟是什么样的呢?有人猜测是不是类似现代的礼帽那样,顶部呈拱形的帽子?

应雪舞应雪舞优质答主

楷字的五行属木,楷为形声字,从木,《说文解字》中所说,“圭,瑞玉也。”而楷字的声旁“皆”读音与楷相同,本为古邑名。

楷字的甲骨文由“木”和“圭”构成; “木”为“树”字的本字,像树的枝干;“圭”像竖向分割开的美玉,为“圭”字的初文,本义是“一种上尖下方的玉器”。楷字是一个会意字,“木”是形旁,表示楷字的本义与木为有生命的东西或者与之有关。

“圭”是意符,表示楷字本义与上尖下方的形状或美好、法度等有关。楷字的本义是“木名”。一种木头高大端直的树。引申义为“形体端直”本是形容树木的,后来用来形容人或事,又引申为“楷模”、“规范”等义,后来楷字又专指汉字书体。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