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相看五行代表什么?
我们常听人说“金木水火土”,这个“五”就是指的五行,而“行”字的古代写法就是“五”,也就是说“五行”最早是指“五种行为”的意思。《尚书·洪范》中就讲到“五行”:“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所以,五行最开始是与四季相配的:春季属木,夏季属火,秋季属金,冬季属水,四季末月属土。
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五行和四时渐渐没了联系。到了战国时期,阴阳家又把五行与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以及白夜晨昏五时联系起来,认为五行中的每一行都对应着一定的时空——在特定的时空范围,五行每一行都“当旺”(兴盛)。这样五行就具有了下列时间含义: 春辰月(三月):木旺 夏午月(五月):火旺 秋酉月(八月):金旺 冬亥月(十一月):水旺 四季末月(十二月):土旺 而且,每一季的最后一个月正是该季中最冷或最热的时候,这又给五行加上了下列温度属性: 水:寒冰 火:炎火 金:温金 木:暖木 土:燥土 这四种属性正好分别对应五行所属的四个季节,因此它们被称为五行的“四象”或者“四季神”,分别是: 春神布泽 夏神炽盛 秋神清凉 冬神严酷 四象之间又有相生相克的关系,从而产生了一整套用来推演自然和社会变化的方法论,成为古人认知世界的重要手段之一,一直影响到现在。比如中医理论中,五脏六腑被看作是五行俱全的器官,每个脏腑又有不同的功能,这些功能又可以归纳为五行中的某一“象”,如肝属木,主疏泄,喜条达,故有“木象”之称;肺属金,主肃降,喜滋润,故有“金象”之称.... 中医把人的体质分为五类,叫作“五脏气虚”,其实质就是指心、肝、脾、肺、肾五行每一行功能的强弱,如果某人体内的火太弱(虚)就会怕冷,脾太弱就会发胖....等等。这是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的一条重要规律——“天人相应”,它告诉我们人与自然是一个互相依赖、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