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木土什么局?
“五行缺木”是中国人过去测名字的一种说法,现在早已不流行了。 首先,人的名字是由汉字组成的,每一个汉字都属于某个字库(字系),而一个字的笔画数(包括横、竖、撇、点等)决定了它在字库中的位置,而这个位置的数就是该字的五格,其中一为天格,二为人格,三为地格……七为外格,八为总格。 在过去的起名理论中,如果五个格的数目为10或12,则认为名字补足了五行的个数,是最理想的格局;若五格全是13的,即“丙午丁未”,亦属上佳。然而这种观点没有把人的名字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事实上,在起名时,天、人、地三部是个整体,不能分开考虑。如“子涵”这个名字,“子”的人格数为3,“涵”的地格数为12,因为“水”可以生“木”,所以这两个字对“木”是起补充作用的。这个例子就符合最高的起名标准——“五行相补”。 但现实中很多人的姓名并非这么完美。那么,“五行缺木”的说法就真的过时了吗? 当然不是!
“五行缺木”的意思并不是指的名字中没有木或五行属木的字。它的真正含义是:八字(出生年月日时的天干地支)中的木弱或是火强,需要补木或泄火。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的八字以“火”为中心,极为旺盛时,就需要有充足的“木”来平衡;反之,当一个人的八字以“金”“水”为中心极旺时,就需要有“火”“土”来平衡。在这里“木”与“火”的作用是相同的,它们都被称为“忌神”,而“火”之所以为忌神是因为它可以生“木”。
当然,这里说的仅仅是对“平衡”的理解。在实际推算时还需要结合十神来看——因为每个神都有“生我”和“我生”的情况出现,这样才更具体。
土在木之未生而生之,是助长也。木受土之生气者,非旺木,乃弱木也,弱木逢土而反旺也。故木以土为生气者,乃印绶之神,即甲用己,乙用戊是也。木受土之克泄,是无气木,不能生土。土克木泄木之气,是伤根伐本矣。故印绶之土伤克无气之木,则印绶化为劫财也。劫财非凶煞,却是伤败之神。木气之本,受伤而败,故曰劫财为败神也。若木逢七杀,被杀所伤,其根气实,土能生金,金不伤根气,反能制杀,亦与印绶同功,故七杀混入印绶之乡。木既伤于七杀,得土之生意而起救应之功,杀印混而成格,最喜比肩以助印绶之气,杀则无力,化杀为用也。
有生于杀,而杀反成生,是杀反成用,而为劫财也;有生于杀,而杀未能尽制,杀未尽制,是杀犹能伤我之生,而为败神。二者何以分之?喜比肩劫杀者,为杀反成用之劫财;忌比肩助杀者,则杀犹伤生,而为败神。
凡格局中用杀,以财为提纲,比肩为辅佐。以月时无财有比肩,或有财无比肩,而用劫财者,是杀未能全制也,杀未能全制,必伤其生,故不喜比肩。然喜食神者,非喜伤官,喜伤官,喜其食神制杀,去杀之伤生,杀去而生旺气足,与劫财之喜比佐辅佐同功也。
凡遇此格者,喜见食神,而用伤官。无伤,则官星为用。凡遇月令有官印比肩,而劫财用之得地者,其人有奇谋巧计,通古晓今,忠孝仁慈。喜见食神、财、枭者,皆喜而取用。用伤则伤为财;用官,则月日时更喜见比肩,忌见偏印偏财为败。贵显则必遇贵人透出;否则,亦可发财,身旺者能守先待后。
八字用杀,必须有煞,煞未能制,方以劫财为用。若月令杀尽,或透于四柱,又无伤财,而误以日干所临劫财为用者,断不可也。此格有用劫财为贵,而不能发财者,以日主喜喜食神,以食伤为用,不化劫也,故终身有贵无财。若行食伤运亦有财禄富贵,行财运反困苦。